【心臟健康】懷孕易患心臟病 病徵輕微易忽略

專科資訊 - 心臟科

776

在香港,心臟病是女性第三大健康殺手。根據哈佛研究指出,女性在患上心臟病的五年內死於心臟衰竭或患上中風的風險比男性高出11%;當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比男性為高。香港心臟專科學院(Hong Kong College of Cardiology,HKCC)指出,九成的心臟病皆可及早預防,因此大眾對心臟健康的關注對防治心臟病至關重要。

(相片由大會提供)

九成女性對心臟健康缺乏認知

為探討香港女性對心臟健康的認知,HKCC委託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於上年11月期間以電話訪問的形式訪問了510位年齡介乎18至70歲的女士。結果發現,96.3%受訪者均不知道懷孕期間會有更高風險罹患心臟病,甚至較男性有更高風險死於心血管併發症;64.5%及47.5%受訪女性認為個人的健康狀況及生活習慣會影響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懷孕、更年期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會董陳穎思醫生指出,當女性的雌激素下降時,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較男性高。事實上,女性在懷孕前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或高血壓的女性,以及懷孕期間患妊娠糖尿病、高血壓亦會有較高風險患上心血管疾病。另外,當女性踏入更年期,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亦會下降,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相片由大會提供)

九成女士有認知但缺行動力

除了上述病因,飲食、生活作息、運動量等原因亦加劇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調查發現,雖然98.9%受訪女性得知不良的飲食習慣會有更高風險患上血心管疾病,但僅39%受訪者表示有均衡飲食的習慣;有92.9%女性知道運動不足亦會更易患上血心管疾病,當中僅59%人有每星期做 3 次 20 分鐘或以上運動的習慣。足見絕大部分受訪者雖然知道生活習慣是易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但卻沒有足夠的行動力預防疾病。

醫生:應定期檢查留意身體狀況

心臟專科醫生范瑜茵建議,要從根本上預防心血管疾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運動方面,成年人一星期應做最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或 75 分鐘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飲食方面,應均衡飲食,遵從「三低一高零反式」(即低鹽、低鈉、低糖、高纖、零反式脂肪)的飲食模式。酒精攝取量方面,她亦建議女性每日最多只攝取一份酒精,即約300ml啤酒或250ml的紅酒,而且不應吸煙。

  • 膽固醇水平長期偏高 恐成下個心臟病受害者?比較常見3大降膽固醇藥!

  • 徵狀輕微易忽略 圍產期心肌病患者分享經歷

    心臟專科學院指出,要及早防治心血管疾病,預先認清病症徵兆相當重要。醫生指出,普遍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女性容易出現非典型症狀,包括呼吸急促、經常冒汗,此外亦容易出現胸痛、胸悶等非典型症狀。

    學院邀請曾經患上圍產期心肌梗塞的林女士與我們分享她的經歷。林女士現年48歲,早於十多年前她在誕下一女後曾因心跳急促和呼吸困難向普通科醫生求醫,輾轉下被轉介至心臟專科作進一步檢查始知自己患上擴張型心肌病,心臟功能一度下降至兩成。林女士坦言起初亦不以為然,以為這些症狀純屬產後的常見身體狀況,直至病情越發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經診治才知道自己患上圍產期心肌梗塞。幸而,她在接受適切的治療後,在去年年末其心臟功能已恢復至20%。

    (相片由大會提供)

    心臟專科醫生陳曉藍醫生解釋,圍產期心肌病常見於懷孕期最後1個月以及生產後5個月內,這個疾病在本港並不常見,但高齡懷孕、營養不均、懷多胞胎,又或孕前曾患高血壓的婦女亦屬高危人士。如發現任何症狀或感到不適,應儘快求醫。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