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益生菌】中大港大研究發現 缺少 「青春雙歧桿菌」或減低疫苗成效

醫學新知

818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團隊最近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合作進行全球首個人體研究,兩間大學於12月2日(今日)舉行記者會,表示發現一種名為「青春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的細菌與新冠疫苗成效相關。

 

疫苗抗體調查數據

兩間大學研究團隊於2021年4月至8月期間共招募 138 名成年人士參與研究,全部均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參加者年齡介乎 18 歲至 67 歲,於接種疫苗前及接種第2劑疫苗後1個月分別提供血液、糞便樣本進行分析,以量度抗體水平及腸道微生態。研究結果發現,不論是接種科興或是復必泰疫苗,腸道中的羅斯拜氏菌和青春雙歧桿菌兩種細菌越少,抗體也會比較低。其中超過一半接種科興疫苗的人士更未能達到預期的抗體水平,而接種復必泰疫苗的群組亦有類似發現。

 

甚麼是雙歧桿菌與「青春雙歧桿菌」

雙歧桿菌是一個益生菌家族,而在本次研究中,能影響疫苗抗體反應的只有「青春雙歧桿菌」。「青春雙歧桿菌」在出生後便存在於人體腸道內,但隨著年齡、飲食、壓力和使用抗生素等多個因素導致其數量下降,然而,這個細菌不能透過日常飲食補充,其中一個原因是這種細菌比較脆弱的,需要特別的鎖菌技術去保存,不能接觸氧氣,因此市面上含有「青春雙歧桿菌」的產品亦寥寥可數。而中大的團隊早前完成的一項 2,000 名香港市民的研究,發現 85%的市民腸道內缺乏或甚至完全失去「青春雙歧桿菌」。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助理教授黃世萬博士表示:「人類的腸道細菌如何提升疫苗抗體水平的機制,可能有兩種:一是腸道細菌的某些成分如鞭毛(flagellin),可為天然佐劑,促進抗體產生;二是腸道細菌可製造短鏈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等代謝物,有助增加免疫細胞的新陳代謝,以支持製造抗體所需的能量。」

  • 數學認知丨原來動物都識計數!中大城大研究:大腦有特定區域處理數字

  •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助理教授黃世萬博士   圖片來源:直播截圖

     

    如何協助疫苗的低抗體者

    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教授認為:「這個研究是全球首次在人體上證實『青春雙歧桿菌』在調控新冠疫苗的成效上擔當關鍵角色。雖然科興疫苗的副作用較低,可是它製造抗體的成效卻不及復必泰疫苗,我們的研究發現將有助提升科興疫苗的成效。」大部份接種科興的市民,均有中和抗體量不足情況,部份或有機會出現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如果能提升『青春雙歧桿菌』數量,或能令科興疫苗成效提升。

    中大醫學院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黃秀娟教授 圖片來源:直播截圖

     

    而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表示:「我們早前的臨床研究發現,新冠病人在服用中大研發的微生態配方後更快出現抗體,今次的研究反映配方中蘊含的『青春雙歧桿菌』是調節抗體水平的關鍵。我們深信,調節腸道微生態勢將成為提升疫苗效用及安全的嶄新方向。」他更強調,坊間一般認為,為了維持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可以透過食用乳酪產品補充益生菌及活性乳酸菌,本次的研究深入說明,相關的效益並不大,如果要調節腸道,相關的產品必須更專門以及具針對性。他亦不鼓勵市民透過測『青春雙歧桿菌』去了解身體狀況,相關的費用昂貴而且沒有普及性。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 現場網絡截圖

    資料來源:中大、港大醫學院記者會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