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科學家發現新生物標記 助快速診斷抑鬱症

醫療頭條

291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icago)研究團隊近日發表一項研究,指已發現到一種生物標記(Biomarker),可助醫護人員快速且客觀診斷出抑鬱症,同時能測量抗抑鬱藥的效力。相關報告已於今年1月5日發表在學術期刊《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上。

生物標記在醫學上通常是指在血液中的某種蛋白質,通過測量後可反映出某種疾病是否出現或其嚴重程度。先前已有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患有抑鬱症時,其體內名為「腺苷酸環化酶」(Adenylyl cyclas)的酵素(enzyme)活化量會比平時低,並導致「環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減少。「腺苷酸環化酶」通常會與名為「Gs alpha」的異源三聚體蛋白(heterotrimeric protein)互動產生cAMP,惟如果「Gs alpha」被困在「脂筏」(lipid raft,是血小板內富含膽固醇的微結構區域)內,兩者則將無法充分互動。

領導這次研究的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生理學、生物物理學及精神病學卓越教授Mark Rasenick博士表示,不少研究均表明抑鬱症患者體內的cAMP會減少,而抗抑鬱藥的治療方法,就是透過「腺苷酸環化酶」持續增加cAMP;這代表當抗抑鬱藥起效力時,它會從「脂筏」中釋放「Gs alpha」,以便與「腺苷酸環化酶」有效互動。因此當血液測試顯示生物標記cAMP已恢復正常水平時,代表療法很可能有效對抗抑鬱症。

Mark Rasenick博士又稱,其團隊的前期臨床數據表明,所有類別的抗抑鬱藥(大約20種)都增加了「Gs alpha」的流動性,惟強調仍需要搜集更多數據,「鑑於重度抑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所涉及的大量醫療、經濟和社會成本,顯然需要一種實用的測量方法來儘早區分和改善治療方案。重要的是,我們的初步結果已確定一種適用於診斷抑鬱症和抗抑鬱藥效力的生物標記。」

未參與這項研究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精神病學及行為科學副教授Dean Frederick MacKinnon博士則表示:「我想,這就是終極目標:找到導致抑鬱症的生物學機制。總括來說,重要的是能否找到任何有助於在生物學層面解釋抑鬱症,因為科學界現時對此認識甚少。」

  • 照顧者悲歌|九龍塘老人命案以老護老再生悲劇!84歲丈夫患腦退化行動不便、71歲妻子涉嫌謀殺被捕

  • 資料來源:Molecular PsychiatryMedical News Today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編輯部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