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資訊】 重視精神健康系列2:「精神分裂症」不等於「人格分裂症」,你知道當中的分別嗎?

專科資訊 - 腦神經科

3,272

不少人以為「精神分裂症」和「人格分裂症」。雖然兩種疾病都是重性精神病,然而,病徵同病情等都截然不同,今日來為大家說明一下。

Photo from Google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會令患者無法分辨真實與虛幻的差異,出現不正常的思想、感覺、情緒、言語、行為等,以致影響日常生活、工作、社交和自我照顧能力。部份患者甚至會有自殺傾向。

研究指,每100人當中便有1人患症,任何年齡均有可能發病,常見的發病年齡為 20-30 歲,男女患者比例相約。精神分裂症是可以醫治的,但復發機會高。愈早發現和接受治療,治療效果愈為理想。

社會上其中一個對精神分裂症的謬誤是以為患者都有暴力傾向和危險;但其實,他們鮮有暴力表現,大部份時候,他們都愛靜,羞怯和畏縮。

患者一般有以下兩類或其中一類病徵: 

  • 日常「大頭蝦」?小心40歲開始腦力衰退!附簡單自我評估 把握黃金期 保持5大腦力

  • 陽性病徵 (Positive Symptoms,又稱急性病徵)

    指一些不正常、脫離現實的思想、感官,會導致病者有不正常的行為表現。這些病徵可反覆出現,其中包括:  

    • 妄想:錯誤、沒有根據、不能以邏輯常理糾正的信念,如感到被逼害、思想行為受他人控制或以為別人在談論他。 
    • 幻覺:事實上並不存在, 但病人卻感到相當逼真的官感,如看到其他人沒有看見的影像、聽見不存在的聲音、或感到被觸摸。 
    • 思想紊亂:思維不清晰,缺乏連貫性及邏輯性,患者因而說話雜亂無章、自言自語或突然不言不語。 
    • 行為怪異:出現自言自語、哭笑無常、甚至裝扮古怪的行為。 

    陰性病徵 (Negative Symptoms,又稱慢性病徵)

    相對於「陽性病徵」較難察覺,一般在患者的陽性病徵消減後變得明顯。如病情惡化,會影響病者的工作能力或自我照顧能力。病徵包括:  

    • 社交退縮:變得封閉、冷漠、自我、與別人疏離等。 
    • 缺乏動力:對身邊事物,甚至個人衛生及基本自理不感興趣。
    • 思想行動緩慢
    • 木無表情

    很多人誤以為精神分裂症病人有多重人格或人格分裂,但其實疾病主要是影響患者的精神和思想,導致行為表現異常,患者只有一種性格。

    Photo from Google

    人格分裂症
    「人格分裂症」又稱「解離性人格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人是多面的,有不同的身份;面對不同的人,我們會展現不同的個性,記憶會幫助我們記下對某事某人產生的各種特別感受。正常情況下,大腦會將各種感受融為一體,但解離症患者卻將它們分離。

    人格分裂症的起因:

    多數人格分裂症的起因在於「童年的身體及精神創傷」或是「人生中遭遇重大事件/變故/壓力」而導致,最常見的案例是「性虐待/性侵害」與「家暴虐待」。由於患者在受害當下求助無門,發展/創造出另外一個人格來承受痛苦,逃避現實,以保護主人格。

    每一個人格都是穩定、發展完整、擁有各別思考模式和記憶的。分裂出的人格可以有不同的名字、性別、年齡、種族,他們的筆跡、甚至腦電波也是不同的。不同的人格或會輪流出現控制患者的行為,分裂出的人格之間通常知道彼此的存在,但主人格則未必,患者因此常會有失憶或記憶斷層的情況出現(遺失時間),感到時間過的很快、甚至忘記自己曾經做過些什麼。

    Source: 

    Mayo Clinic Alliance of Ex-mentally Ill of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rauma and Dissociation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