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錦囊】炎夏增加中暑風險,4個快速處理中暑的方法。

生活習慣

1,316

小暑剛剛過去,大暑即將來臨,每天的氣溫徘徊30度以上,於炎夏中進行戶外活動,很容易因為身體核心溫達過度攝氏40度,身體冷卻機制關閉而造成中暑。

Photo from Shutterstock

人類的正常體溫在攝氏36.537.2度之間,一般情況下,我們的身體可以通過出汗調節體溫,一旦室外溫度上升至攝氏35度,如沒有採取適當的避暑方法,令身體的自動出汗調節機制崩潰,便很容易出現中暑的情況。

在極端高溫的情況下,身體需要將大量血液推至皮膚表面,以防止核心和重要器官過熱,因此皮膚會首先變得較紅。

與此同時,身體會增加產生汗水來排熱。然而當濕度增加,汗水蒸發會減慢,亦會增加身體過熱而引致中暑的風險。所以,如果炎夏時穿著緊身衣物,將熱力被困於皮膚表面並阻塞毛孔時,會增加中暑的危機。所以在炎熱的夏日應穿著輕便的透氣材衣物。

一旦身體過熱,初期可能大汗淋漓,但如果未有及時補充水份,當出現脫水,身體會失去出汗和排熱的能力,特別是如果你在潮濕的環境中。

  • 豉油測試 │ 水中銀測試47款豉油樣本、僅7款冇添加任何防腐劑及色素!

  • 發熱、乾燥的皮膚是溫度調節系統完全關閉和發生中暑前的第一個徵兆。如果核心溫度達到攝氏40度,身體會發炎,對腎臟、心臟、肌肉和大腦構成嚴重且可能持久的影響。

    Photo from Shutterstock

    高溫下,身體需要比平常更多的水份。因為肌肉脫水可能會引致不由自主地痙攣,導致熱痙攣。如未能降溫,熱衰竭可伴有噁心、虛弱、頭痛或頭暈,甚至嘔吐,嚴重時可能出現昏迷,甚至影響性命。

    若出現昏倒不適的情況,除了將患者送往醫院,還需要立即進行以下處理 :

    1. 移除所有多餘的衣服。

    2. 將患者移至陰涼的地方,包括進入冷氣地方,甚至淋浴。

    3.如未能移至陰涼地方,可先用冷水澆在血管和淋巴結密集的敏感區域,包括頭部、頸部、腋窩和腹股溝。

    4.替患者補充液體,電解質和鹽也很重要。

    我們最好完全避免這些風險。根據衞生署指引,如果在炎熱的天氣外出,請做好以下預防措施:

    1 . 穿著淺色和通爽、寬鬆的衣物,減少身體吸熱,並方便排汗及散熱。

    2. 帶備並補充足夠的水份,以防脫水。

    3. 避免飲用含咖啡因(例如:茶或咖啡)或酒精的飲品,因這些飲料會加速身體流失水分。

    4 . 避免進行過份劇烈的運動,或作長程的登山或遠足等活動,因高溫、出汗和疲勞會額外消耗體力。

    5. 䀆量安排在早上或下午較後時間進行戶外活動。

    6. 如必須在戶外或炎熱環境下工作,儘可能在工作地點加設遮蔭,並要定時在陰涼處休息。

    7. 不應長時間留在停泊的汽車內。

    8. 若感不適,應立刻離開炎熱的地方,並儘快求診。

    Source by DailyMail衞生署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