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影響】失眠與腸道健康亦有關係?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多樣性較低人士或較易失眠。

專科資訊 - 腸胃肝臟科

1,455

失眠障礙是臨床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和精神障礙之一,以入睡困難、早醒以及難以維持睡眠作為主要症狀。失眠障礙不僅會影響人的思維、記憶力、創造力等功能,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也是罹患其他精神疾病的高危因素,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的發病率與死亡率。

目前,失眠障礙的病發機制尚未明確,臨床療效也欠佳。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表明,腸道菌群通過「腦-腸軸」參與了多種精神病的病發機制,如自閉症譜系障礙、焦慮障礙、抑鬱障礙以及阿爾茨海默病等。目前未有研究針對腸道菌群在失眠障礙中的病理生理機制。因此,深入探討腸道菌群在失眠障礙發生、發展中的病理生理調控機制,對未來有望利用腸道菌群精準靶向治療失眠障礙具有重要的意義。

2019 年8 月,來自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謝黎煒研究員和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潘集陽教授合作在Frontier in Microbiology 雜誌上發表了題為Gut microbiota as a subjective measurement for auxiliary diagnosis of insomnia disorder 的研究論文,首次以臨床失眠障礙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首次開展了失眠障礙與腸道菌群關係的系統性研究。

研究人員招募了失眠障礙患者和正常對照人群,進行了相關的心理學量表測試。隨後在睡眠醫學中心利用多導睡眠監測採集了參與者的睡眠相關數據,並在監測後翌日清晨收集了糞便進行高通量測序分析和生物信息學數據。結果指出,對比正常人群對照組別,失眠障礙患者的腸道菌群的多樣性出現了顯著下降,且在結構上也出現了明顯改變。同時亦提示失眠障礙患者腸道菌群的潛在致病性和大量與失眠相關的代謝通路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為了進一步確認腸道菌群的變化與失眠障礙存在相關性,研究團隊採用了人工神經網絡, 訓練出基於腸道菌群種級別數據對各種睡眠數據預測的神經網絡模型。

  • 癌症治療曙光丨港大研「雙重抗癌疫苗」,料可同時殺死/預防癌細胞,附8大防癌生活習慣

  • 綜上所述,該研究成果為首次採用多種新型生物信息學模型和AI機器學習技術,首次證明了失眠障礙和健康對照人群腸道菌群存在顯著差異,並篩選出能夠有效區分失眠障礙和健康對照人群的關鍵菌種,並利用神經網絡深度學習技術對睡眠相關數據進行了預測,構建了基於腸道菌群的失眠障礙輔助診斷模型,揭示了腸道菌群與失眠障礙的關係。

    Source :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