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防毒】港大醫學院以倉鼠研究傳播模式:病毒可空氣傳播,印證戴口罩能阻播毒。

醫學新知

1,467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及病理學系的研究團隊利用金倉鼠研究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發病機制和傳播模式。研究發現,倉鼠感染SARS-CoV-2後出現的病徵,與人類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後出現的輕度症狀相似;而受感染的倉鼠可以透過直接接觸或空氣將病毒傳播予其他倉鼠。研究不僅顯示該動物模型有助將來研究對抗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和藥物的有效性,亦是全球首次利用動物模型研究SARS-CoV-2對與人類嗅覺相關的嗅覺上皮和神經元的損害,為部分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暫時喪失嗅覺提供了一個潛在解釋。是項研究成果已於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Photo from HKU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副教授嚴慧玲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在港大醫學院的核心設施—三級生物安全水平實驗室內進行一系列實驗。該實驗室設備完善,讓港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可以迅速應對SARS-CoV-2大流行。研究發現,SARS-CoV-2能夠在倉鼠的呼吸道和腸道複製,引致肺炎和體重明顯下降。除了感染鼻上皮細胞外,研究亦顯示SARS-CoV-2可以感染倉鼠鼻粘膜中的嗅覺神經元,這發現或可為部分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暫時喪失嗅覺提供解釋。此外,嗅覺神經元所受到的損害似乎僅屬暫時性質,相關組織之後會快速修復。在傳播模式方面,感染 SARS-CoV-2後的倉鼠,可以透過直接接觸或空氣將病毒傳播予其他倉鼠,而透過被污染的籠子(污染物)的傳播效率則較低。此倉鼠動物模型將有助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干預措施(藥物及疫苗)的有效性,以及其傳播模式。

雖然研究團隊在受SARS-CoV-2感染的倉鼠鼻腔或糞便中,能夠連續至少14天都檢測到病毒核糖核酸(RNA),但卻只在牠們感染後首六天檢測到具傳染性的病毒。研究證明,病毒可以由受感染倉鼠傳播到其他倉鼠的有效傳播期為少於六天,亦即指病毒傳播期與能否於受感染倉鼠體內檢測到具傳染性的病毒有關,而非與「即時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檢測到的病毒RNA相關。因此,研究人員可能持續數周在受感染動物(和患者)中檢測到病毒RNA,但倉鼠(或患者)在病徵出現的一周後,通常已經無法檢測到具傳染性的病毒,因而不再具傳播能力。

嚴博士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與香港近期對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終止隔離準則吻合。」港大醫學院病理學系臨床教授黎國思教授補充:「感染病毒後影響嗅覺的鼻粘膜上皮和神經元損害不僅可以解釋患者喪失嗅覺的機制,同時亦顯示,至少在動物模型中,感染所造成的嗅覺損害似乎並非永久性。」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教授指出,是次實驗以科學證明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擋新冠病毒,希望港人即使在炎夏仍要堅持室內佩戴口罩:「你佩戴口罩,就算感染到,病毒的數量會較低,病發的時間會較遲,嚴重性亦較低,令我哋有時間提供抗病毒藥給你(患者),可減低死亡率,痊癒效果亦會更好」,他更呼籲市民如有輕微病徵,亦應及早到政府診所做測試,以減低造成社區隱形傳播鏈的機會。

  • 癌症治療曙光丨港大研「雙重抗癌疫苗」,料可同時殺死/預防癌細胞,附8大防癌生活習慣

  • Source:HKUNature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