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血細菌】婦科醫生教路隔開細菌接觸

專科資訊 - 婦產科及生殖醫學

31,894

月事帶來的黏笠感不單令女生們坐立不安,經血更可能是細菌的溫床,以為含香料、抑菌成份的衛生巾有助減輕敏感危機,分分鐘弄巧反拙!要減輕過敏不適,隔開肌膚與細菌接觸就最理想。今次Medical Inspire請來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醫生教路,選擇適合的衛生巾及護理產品。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

經血是細菌培養基,有利細菌生長

靳醫生解釋,經血本身其實並無細菌,但當經血排出時,便會將子宮頸、陰道的細菌一併帶出,才會令經血帶菌。靳醫生形容,經血對細菌等微生物而言可謂是相當豐富的「培養基」,當經血經帶菌陰道流出,接觸到外陰的濕潤環境,無疑可令細菌急速生長。因此,女性在月事期間若衛生巾吸收力欠佳,經血與私處長時間接觸,令私處濕潤侷促、不乾爽,加劇細菌繁衍,致陰道發炎、痕癢疼痛等。

Photo from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選擇合適衛生巾

  • 棉面衛生巾 柔軟但吸力弱

棉質衛生巾面料質地較柔軟,較少引發刺激及過敏反應,但相對吸收力、滲透力亦較為遜色,流量多時,經血細菌仍然會接觸到皮膚。

  • 網面衛生巾 吸力強但粗糙

網面衛生巾吸收力較強,感覺會較為乾爽,惟經血仍有可能殘留在衛生巾表層。網面衛生巾表面亦較粗糙,活動時衛生巾易與皮膚磨擦引起不適,令私處皮膚容易出現紅腫痕癢及疼痛,因此皮膚較敏感的女士應慎用。

  • 液體衛生巾吸力強但價格較高

近年,市面出現新型的液體衛生巾,聲稱具有吸收力強的設計。原理是應用雙密度吸收層,做到上層吸收、下層鎖水,能隔開經血與外陰的接觸。

  • 【孕媽媽分享】香港媽媽營養攝取不足?教你有效補充關鍵營養!

  • 由於內層應用特殊設計令衛生巾在吸收經血後不易漲大,因此較一般衛生巾輕薄及乾爽。不過,液體衛生巾的價格一般傳統衛生巾高昂。

    • 抑菌及含香味的衛生巾 或增過敏反應

    坊間亦有不少標榜藥物抑菌、含香料等化學成份的衛生巾,靳醫生指出除非該產品含處方成份專治用家的陰道疾病,否則有關化學成份可能增加過敏反應,尤其敏感性肌膚的女士應避免使用具特殊化學成份的衛生巾,建議有需要人士才斟酌使用。

    Medical Inspire今次搜羅兩款市面上常見的衛生巾進行實測,比較兩者將經血和皮膚隔開的效果。我們以含顏料的液體模擬經血,將5ml液體分別倒在棉質衛生巾和液體衛生巾上:

    1. 吸收力測試

    液體衛生巾吸收有色液體後表層顏色轉淡,液體模擬的經血不易停留在表層、擴散的範圍較小,表層亦較為乾爽,可見液體衛生巾的吸收表現較棉質衛生巾為佳。

    Photo from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2. 輕薄度測試

    我們將吸收液體後的衛生巾對半剪開,觀察兩者底層吸水層的厚度變化,結果發現液體衛生巾吸水後沒有增厚,厚度約3mm;至於棉質衛生巾的吸水層則明顯漲大,厚度一躍到8mm之厚。

    Photo from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3. 滲透度觀察

    除此之外,我們更留意到液體衛生巾的滲透力強,可將表面液體瞬吸至衛生巾的底層而不滲漏,使衛生巾在吸收經血後表面仍能保持乾爽,相信這種上層滲透、下層吸收的設計有助將經血與肌膚隔開。

    Photo from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經血的酸鹼值較平日的分泌物高,可用女性衛生潔膚用品保持潔淨

    靳醫生解釋,私處酸鹼值(pH值)一般維持在3.8-4.2,有利益菌增生。但月事來潮會改變私處的酸鹼值,由於經血的pH值較平日的分泌物為高,可削弱陰部的酸性,令下陰會較平時更易受感染。一般的肥皂及沐浴露屬高鹼性(pH5.5-6),以之清潔下陰會改變私處的酸鹼值,導致益菌難以生長。

    靳醫生指,若女士們希望使用衛生潔膚液保持潔淨,購買及使用時可注意以下要點:

    • 應選購pH值3.8-4.2、性質溫和、不含添加化學物質的產品
    • 可配合經期使用,清洗經血的黏笠感覺及維持私處正常酸鹼值
    Photo from Shutterstock

    婦產科醫生分享經期護理的小貼士

    • 儘可能每2-3小時更換一次衛生巾
    • 更換衛生巾前需洗手,避免將外來細菌帶到衛生巾及私處
    • 經期以外的日子不應長期使用衛生巾和衛生護墊阻礙私處透氣
    • 避免長時間穿著皮革、漆皮及牛仔布等不透風材質的緊身褲;最好穿著鬆身、透氣度高,如棉質的內衣褲
    • 洗澡後應以乾淨毛巾抹乾下體,保持私密處乾淨通爽
    • 避免與他人共用浴缸、毛巾等個人衛生用品
    • 如廁後,注意要由外陰向後往肛門方向擦拭,避免逆方向擦拭將肛門附近的細菌帶入陰道

    Source by 婦產科專科醫生靳嘉仁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