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測試】20款甜味飲品游離糖含量高,飲用1罐即達世衞建議每日攝入量一半以上。

健康生活

18,634

天氣熱很多人都喜歡喝冰涼飲料消暑降溫,汽水、果汁等甜味飲品尤其受歡迎。加上近年有越來越多標榜「低糖」、「少甜」的飲品,用甜味劑去代替糖分,更能迎合健康一族的需求。但用甜味劑是否就代表健康? 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上51款預先包裝飲品,當中18款為無酒精碳酸飲品,即汽水、 16款是運動及能量飲料,其餘17款包括果汁、乳酸類飲品、有味瓶裝水等其他飲品。

糖分含量

消委會測試中發現不少飲品即使加入了入不含卡路里的甜味劑,但仍含有大量糖分。世界衞生組織建議一般成年人每日不應攝取超過50克游離糖。但測試中發現,有53%(9)果汁、乳酸類飲品、33%(6)汽水及31%(5)運動及能量飲料,飲用1罐即達世衞建議每日攝入量一半以上。糖分含量最高的汽水樣本更是飲用1罐已經會超出每日建議攝入量32%

甜味劑

甜味劑(sweetener)是代糖的一種,指任何帶甜味但不包括糖及其他碳水化合物的化合物。甜味劑的甜度可比蔗糖高100至數百倍。但由於不含熱量,所以不影響血糖水平,亦不被人體消化或吸收。

甜味劑的最普遍用途為:

  • 減少蛀牙機會
  • 幫助過胖人士控制體重
  • 製造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食物
Photo from 消委會

用於飲品類的甜味劑

過去有外地研究指出,天冬酰胺並不適合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cs)患者使用,有機是導致腦部受損和阻礙智力發展。而大量攝取三氯半乳蔗糖則會阻礙腸道益菌生長,不利腸道健康。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曾發表過研究報告,指每天飲用含人工甜味劑飲品的人士會有較高患上循環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中風等的風險。而每天飲用最少攝入500毫升含甜味劑無酒精碳酸飲品人士,比每月飲用少於250毫升的人,死亡率更高出26%

  • 煮食危機丨美國研究:煮飯=吸20分鐘汽車廢氣,會增加呼吸道疾病,甚至患癌風險

  • 根據香港的《食物內甜味劑規例》(132U ),食物製造商和食肆只能使用及售賣規例內所指明的10種甜味劑,但沒有就不同甜味劑可用於食物的份量有所規限。10種甜味劑包括:

    1. 醋磺內酯鉀 (Acesulfame Potassium/ACE-K)
    2. 縮二氮酸基酰胺(Diazide amide
    3. 天冬酰胺(Aspartame)
    4. 天冬酰胺醋磺內酯鹽(Asparagine-acesulfame salt
    5. 環己基氨基磺酸(和鈉、鉀、鈣鹽) Cyclohexyl Sulfamic Acid
    6. 糖精(saccharin
    7. 氯半乳蔗糖(Sucralose)
    8. 索馬甜(Somatin
    9. 紐甜(Neotame
    10. 甜菊醇糖苷 (Steviol Glycosides)

    是次消委會亦測試4種主要用於飲品類的甜味劑,包括:人工合成的醋磺內酯鉀、天冬酰胺、三氯半乳蔗糖和天然提取的甜菊醇糖苷中的甜菊糖苷(Stevioside)及瑞鮑迪A(Rebaudioside A)。發現部分樣本的甜味劑標示與測試結果不符,亦有樣本沒按法例要求標示甜味劑正確名稱,有關資料已交予食物安全中心跟進。

    飲用含甜味劑的飲品應注意的事項

    消委會指不少人會飲不含糖、只有甜味劑的飲品以達到減肥效果,但其實過去有研究指,甜味劑飲品會令人更嗜甜,變得追求味道更濃的食物,未必能達到減重的作用。而部分功能性飲品含有咖啡因等刺激成分,不宜經常飲用。孕婦、心臟病及有「三高」人士需加倍注意。

    是次測試亦顯示,運動及能量飲品無論是否含天然糖均加入了甜味劑,消費者若非有大量體力消耗需在短時間內補充能量及電解質,不宜過量飲用。可考慮以清水沖淡能量飲品再分多次飲用。

    以下是消委會提供的片段:

    Source: 消費者委員會食物安全中心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思維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