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令人受不了!社交為甚麼對人如此重要?|沈君豪醫生

精神科(醫生博客)

590

疫情持續將近一年,期間許多人無奈要保持社交距離,或是居家隔離,與親朋好友甚少見面,缺乏與人交流可能會影響情緒及心理健康,尤其在面對困境之下,人更加需要身邊人的互相扶持。

由於人是群居動物,由嬰孩時期開始已需要關懷愛護,有研究指出,「社交」是人很重要的需求,即使小朋友有三餐溫飽、有安全的居所,如果沒有依附的對象,缺乏身體接觸時,幼童都難以健康地成長,出現生長遲緩(failure to thrive)。

人類自嬰孩時期已經需要與父母建立依附關係,從肯定自己、學習、摸索自我價值,甚至與人相處,都是從依附關係中建立而來。依附關係需要照顧者與他們一起建立,嬰幼兒以父母為他們的安全地帶 (secure base),從中獲得安全感,再而去探索世界。所以依附關係對小朋友成長尤其重要,幫助小朋友認識自己及肯定自我價值,以及建立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模式。

疫情從多方面影響群體生活,亦顯得社交更為重要,此困境是大家共同面對的壓力(collective stress)。由於人是透過社交分享情緒、焦慮徬徨的感覺,我們從中感受到旁人的認同、安慰及肯定,人與人之間亦可透過互相分享而產生新的想法,而不是孤單一人去面對,有互相幫助的感覺,所以群體生活對於面對集體壓力更為重要,隔離的生活令人失去社交生活,因此有機會影響到情緒。

Photo of Shutterstock

另外,群體生活在生活上的互相影響及分工亦扮演重要的角色,由於每人都各有所長及強項,我們可以借助別人的力量及專長去滿足自己的需要,例如筆者是位醫生,當患者有情緒或精神困擾時可求助於我;如果我的診所需要裝潢,我可以找室內設計師幫忙。因此人類是互相依賴,互相幫助的群體,透過在群體中發揮自己所長,獲得個人的地位、認同感、成功感,以及滿足感,從互動得到安全感,因而解釋到,為何適當的社交,對於心靈健康有益。

  • 醫思直說丨關於「認知障礙」,你真的認識嗎?樂芷穎醫生告訴你需要知道的認知障礙5件事

  • 在難過的日子要保持情緒健康,隔離雖減少社交,但我們可以換一個新的角度看事情,例如多了與家人相處的時光,或是更多時間下廚,每件事情總有其美好的一面和不完善的一面。亦建議大家多留意自己的情緒狀態,即使有焦慮情緒亦是正常的,保持生活作息的規律有助大家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感。

    Text by 沈君豪醫生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