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猶豫】為何本港長者疫苗接種率低? 《紐時》:早期成功控疫致疏於防範

醫療頭條

820

本港第五波疫情嚴峻,80歲以上人士的疫苗接種率至今約49.97%,相比其他年齡層較低,令不少專家擔憂其成為防疫缺口,強調唯有長者接種率上升,才有機會考慮「與病毒共存」策略。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網於周二(3月1日)曾發表文章,分析為何老年人為何不願接種疫苗,認為這與香港早期成功控制疫情,以致疏於防範,以及未有採取行動釋除民眾對疫苗疑慮有關。

文章題為〈香港疫情大爆發,老年人為何不願接種疫苗?〉,指在第五波疫情爆發前,70歲以上人士只有不到一半接種疫苗,而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數據,入住養老院人士的接種率甚至更低,只有約20%。雖然香港在短短兩周內的死亡人數,已超越過去兩年總和,然而部分居民仍然不願接種疫苗。

80歲的居民林淑霞受訪時表示,對西醫持懷疑態度,又指從電視新聞報道中聽說,像她這類患有高血壓、膽固醇及血糖水平高的人接種疫苗,可能會有嚴重副作用,「我害怕咯!(疫苗有)副作用,當然不敢打啦。」另一名73歲陳姓女子則稱,鑑於疫苗通行證,她才終於打第一針,「因為看報紙,有好多擔心,那就一直往後推推推,推到現在。」

《紐約時報》指,香港老年人不願接種疫苗,與港府未有採取行動釋除民眾對疫苗疑慮有關。

文章指,雖然專家未有將任何死亡個案歸咎於接種疫苗,但打針後罕見的死亡報告依然變成有關疫苗危險的謠言,並在WhatsApp群組及社交網絡上廣泛流傳,表明有關疫苗的錯誤訊息在香港蔓延極快。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林一星表示,港府在糾正疫苗副作用的誤解方面進展緩慢,並指許多長者認為科興疫苗無效,而BioNTech則有大量嚴重副作用,「當這種錯誤訊息在傳播,沒有人出來澄清,而且我們的病例非常少,大家就會想,『我為甚麼要冒這個險?』⋯⋯而且人們覺得政府推動科興疫苗有政治原因。」

文章亦強調,香港早期成功控制疫情,「成為其自滿情緒的起點,如今這種自滿情緒已造成致命後果」。有養老院負責人及社工表示,政府對爆發疫情的準備不足,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亂。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稱,港府尚未指示養老院如何處理疫情,雖然有兩年的時間為此作準備,但病毒如此迅速擴散仍然令許多人措手不及。

  • 照顧者悲歌|九龍塘老人命案以老護老再生悲劇!84歲丈夫患腦退化行動不便、71歲妻子涉嫌謀殺被捕

  • 芝加哥大學研究發現語言運用與疫苗猶豫之間的關聯

    另外,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今年1月24日曾發表一項研究,發現語言運用與疫苗猶豫之間的關聯,並指透過簡單語言干預,尤其是向雙語人口以特定語言展示資料,能有助提升疫苗接種率。該研究由芝加哥大學的學者發起,並在其香港校園的職員的協助下進行,當中大部分的受訪者均操流利的廣東話及英語。

    研究發現,閱讀英文版本疫苗資訊的受訪者相比閲讀中文版本的受訪者有更高的疫苗接種意欲。研究人員認爲,研究結果不但反映了語言對於疫苗接種具有正面的作用,同時亦突顯出語言乃作為構建信任的重要工具。相關報告已於1月7日刊登在學術期刊《自然:科學報告》(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上。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芝加哥大學香港校園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