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作為一個生活習慣,只要是居住在現代的文明社會,相信不會有會對此感到陌生,也會相當同意洗澡是為了清潔身體,清除身上的髒物。因此每日洗澡至少一次是作為現代人的基本習慣,不過事實上,每日洗澡一次已經算是太多。
人體自身會分泌油脂及佈滿一些健康的細菌,作用是滋潤身體及避免身體受外來細菌入侵。換句話說,我們的身體具有自我保護的機制,讓身體與環境之間加添保護層。然而,我們的洗澡過程就會將保護層清除掉,當皮膚失去油脂的滋潤而乾燥,很容易會形成裂紋,細菌就可以從這些裂紋入侵,更會破壞皮膚中免疫系統支持細菌。
哥倫比亞大學的傳染病專家 Elaine Larson 博士表示,「現代人洗澡只是從審美角度出發,人們只為了他們所認為的清潔而洗澡,但從細菌學而言,事實並非如此。」
洗澡最有效之處其實是清除體臭,例如在運動過後滿身大汗而出現體臭。假如想要遵循細菌學角度的健康,Larson 博士建議,洗澡時無須將肥皂擦滿全身,只需集中於發臭的位置就可以。
那麼洗澡的頻率應該是多久一次。撇除氣味和審美觀,單單就健康而言,一星期一次或兩次的洗澡已經足夠。不過洗手和洗衣服就可以比較上頻密一點,因為手會直接接觸身體的各部位例如口、鼻,還會接觸到食物。而衣服就會黏上死皮及外在環境的細菌,故清洗衣服比洗潔身軀某程度上更重要。
想知道更多關於健康的資訊
【解除疑惑】牙刷應否放在浴室?其實牙刷可藏一億多個細菌。
【無形傷害】慣性單肩揹袋?小心造成身體5種損害。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