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份與糖尿病,總被人放在一起,大概是由於兩者都有「糖」字,甚至有人認為攝取過多糖份就會導致糖尿病。但事實上兩者並無直接的關係。
糖屬於碳水化合物的一種,由碳、氫和氧原子組成,是身體所需的主要能量來源之一。人類與生俱來就嗜甜,是因為含糖食物含有高能量,在食物缺乏時增加生存機會。因此這個本能在人類祖先的靈長類動作時期就已存在,並刻寫進基因之中。時至今日,我們仍然保留這種習性,惟現在獲得食物是毫不費力,導致大部份人都攝取過多糖份。
當人體攝取了糖份後,或者應該說是碳水化合物,小腸中的酶會將其分解成葡萄糖,然後葡萄糖會被釋放到血液中,輸送到各個器官並轉化成能量。與此同時,胰腺中的β細胞會監測著血液中的葡萄糖量,並且釋放胰島素以控制血糖水平。
而假如攝取的糖份比身體所需的多,多出的葡萄糖就會被儲存起來,以穩定血糖水平,身體首選的儲存方式就是我們最討厭的--脂肪,這也是吃糖過多會致肥的原因。可是,如果身體出現異常而缺乏胰島素,就會失去控制血糖水平的能力,血液中的葡萄糖過多,就會導致糖尿病。
所以事實上攝取糖份與糖尿病並無直接的關係,攝取過量糖份,或是說是碳水化合物只是糖尿病的其中一個相關因素,主因仍然是胰島素分泌失常。
Source by MayoClinic,Independent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