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尾,不少人會約三五好友相聚,而「打邊爐」是香港人聚餐首選。吃太多很容易吃出病?台灣一名27歲女子連續5天吃火鍋後,腳趾出現紅腫及熱痛,後證實為「急性痛風」。痛風病屬一種炎症,由於血液中含過多尿酸所致,病發會出現嚴重劇烈疼痛、紅腫及發熱。
台灣台中市姓潘女子,體重高達83公斤(182磅),因為慶祝生日連吃5天火鍋後,突然身體左側大腳趾紅腫熱痛,痛致難以入眠,求醫後確診為「急性痛風發作」,相信是持續高尿酸血症,即是身體有過量尿酸所致。
痛風由尿酸引起
急性痛風通常是患者突然做了一些事情,令身體尿酸水平升高所致。炎症和疼痛發生在某一關節,通常在夜間發作,最常見是大拇趾關節,也可影響其他關節,如:踝關節、膝關節、手指關節、手腕和手肘,發炎後會在8到12個小時內痛楚加劇,幾天後症狀會紓緩,並可能在一至兩星期內消失。但是,患者可能會於兩年內出現第2次痛風發作。如果不給予適當治理,隨後的痛風發作次數會更頻繁、症狀更嚴重涉及持續時間更長。
雖然至今醫學界還未有方法根治痛風,但是血液中的尿酸維持理想水平能有效控制痛風。尿酸是嘌呤的分解物,而嘌呤自然存在於身體組織和許多食物中。在正常的情況下,身體會透過腎臟將大部分尿酸隨尿液排出體外,其餘的就經腸道排出。但嘌呤過量產生或排泄不足,便會積聚於血液中。當尿酸結晶成針狀尿酸鹽和在關節沉澱時,便會導致炎症和誘發痛風。
急性痛風因吃太多肉?
曾經有研究指出,吃太多肉類和海鮮會增加痛風風險,而食用乳製品(特別是低脂乳製品)或有助抑制痛風發作。研究發現,每日吃太多肉增加21%痛風發作機會,每星期吃太多海鮮即增加7%風險,但是痛風與食用富含嘌呤的蔬菜並沒很大關係。
在香港,痛風的患病率在過去10年持續上升,2016年,痛風粗患病率為 2.9%,與西方已發展國家的比率相若。預防痛風可以:
- 均衡飲食,避免進食嘌呤含量高的食物
- 避免飲酒和果糖含量高的飲品
- 補充足夠水分,清水是最佳選擇
- 維持體重適中
- 多做體能活動
- 按醫生處方服用藥物
Source:衞生署、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Arthritis Foundation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