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腎臟科醫生洪永祥上周三在節目《醫師好辣》中分享案例,一位賣湯麵的65歲婦人、其右邊乳房有個3至4cm的硬塊,及後確診患上乳癌第二期,須進行手術、放射治療及荷爾蒙治療。醫生懷疑女病人的情況,與長期用塑膠碗喝熱湯有關。
台研究:常接觸塑化劑、患乳癌風險增9成
醫生指,用塑膠碗裝超過40℃的熱湯會令塑化劑溶解,故猜測可能長期用塑膠碗飲熱湯,成為誘發乳癌的原因之一。因此提醒大家,不要用塑膠器具或膠袋裝熱食。台灣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台大醫院合組的研究團隊,於2014年發表一項有關塑化劑與乳癌的研究報告,團隊追蹤11,923名女性達20年,發現乳癌患者尿液中的塑化劑DEHP代謝物含量高。研究證實塑化劑暴露多、常接觸塑化劑產品的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比一般人增加90%,代謝力較差的女性罹患乳癌機會更高出2.4倍。
食安中心:塑化劑或能遷移到食物
據本港食物安全中心的資料,塑化劑(又稱增塑劑)用來加入硬塑料等物料中,使之更具彈性和耐用。含有鄰苯二甲酸酯的塑膠通常用於製造食物包裝,能夠干擾人體的內分泌系統,所以一般被視為內分泌干擾物。攝入大劑量的鄰苯二甲酸酯證實會增加發育異常的機會,例如顎裂和骨骼畸形。此外,研究發現鄰苯二甲酸酯會增加實驗動物胎兒死亡的機會。動物研究顯示,未成熟的雄性動物生殖系統對鄰苯二甲酸酯最為敏感,攝入鄰苯二甲酸酯會增加睪丸未降、睪丸重量降低和肛門與生殖器距離(即肛門與陰莖底部之間的距離)縮短的機會。
食物接觸物料(例如聚氯乙烯塑膠)一旦接觸到食物,塑化劑便可能遷移到食物。至於遷移量的高低,則視乎食物接觸物料的化學成分、食物類別、接觸時間和溫度而定。一般而言,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塑化劑遷移到油性食物的分量比遷移到非油性食物的分量為高。接觸時間越長、溫度越高,遷移量就越多。因此,鄰苯二甲酸酯不宜用於包裝或盛載油性食物或嬰兒和幼童食物的物料中。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