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被發現在家中猝逝的台灣藝人黃鴻升在警方初步解剖遺體後,懷疑他是因「主動脈剝離」造成血管阻塞,因為心血管疾病病發而意外過身,唯詳細死因仍要在法醫鑑定後才能確賓。
主動脈剝離
主動脈剝離(Aortic Dissection)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指在主動脈的內層結構出問題,使血管內膜上有撕裂處。當血液流過撕裂處,血液從真腔進入主動脈壁破裂後產生的假腔,導致大動脈的內層和中層剝離。 主動脈外壁破裂通常是可致命的嚴重疾病,其死亡率比心肌梗塞更高。
由於主動脈破裂會造成嚴重的內出血,因此死亡率極高,而且隨着主動脈剝離的位置不同,所帶來的併發症也有有所不一。但主要的病因都是因為主動脈剝離後,血液無法運送到器官,而引起各種缺血性症狀,包括急性心衰竭、腦中風、腸缺血及壞死、急性腎衰竭、肢體缺血等。
愈早發現並及時進行治療,患者的生存機會可以大大提高。但因為主動脈剝離的症狀與其他心臟病的症狀相似,因此經常會導致錯誤診斷而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一般最常病發於60至70多歲的男性當中。
馬凡氏症候群
如果患有「馬凡氏症候群」(Marfan Syndrome),主動脈剝離亦可發生在年輕人身上。馬凡氏症候群是一種遺傳性的結締組織病,只要父母其中一人有,下一代就有50%機會罹患此病。這類患者受基因影響,身材高瘦且手臂和腿極長不合比例,而血管壁結構較脆弱,因此容易破裂。若是主動脈受到影響,則可致命。
患者的治療通常是通過攝入降低血壓的藥物以減輕主動脈壓力。許多患有馬凡氏綜合症的人士最終需要進行修復主動脈預防性手術,以減低主動脈出現撕裂。
主動脈剝離常見病徵
主動脈剝離症狀與其他心臟病的症狀相似,典型的症狀是突然出現劇烈胸部或上背部疼痛。通常患者會描述痛楚為「流向脖子或背部的撕裂感」。其他病徵包括:
- 突然劇烈腹痛
- 失去意識
- 身體一側無力或癱瘓
- 氣促
- 說話困難
- 喪失視力
- 雙腿麻痺
高風險因素
- 高血壓患者,大部分主動脈剝離都發生在高血壓患者身上,因為血壓高會加速血管的老化,破壞血管結構,增加主動脈受傷撕裂的機會
- 有主動脈瘤患者
- 動脈硬化
- 主動脈二尖瓣缺陷
- 主動脈窄縮
- 高強度重量訓練(會使主動脈血壓在短時間內急劇上升)
預防方法
- 控制血壓
- 戒煙
- 保持健康和均衡飲食,以維持適當體重
- 定期運動
Source:Mayo Clinic – Aortic dissection、Mayo Clinic – Marfan Syndrome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