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以往會按病人照X光的次序,分析肺片的結果。近年醫管局將人工智能技術(AI)應用在篩選出較高危、有機會患癌或肺炎的患者。讓醫生可以提早收到X光結果並作臨床診斷,提醒醫生盡早與病人溝通。計劃今年起逐步於醫院管理局轄下73間普通科門診部及醫院急症室正式使用,並預計下年四月,會將這套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在照髖關節,盡早找到骨折的病人。
現時公立醫院普通科門診求診量龐大,每年處理超過300多萬人次的X光影像,當中有60%為統稱「肺片」的肺部X光影像。有見及此,醫管局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透過AI自動分辨出肺片結果是否有異常,篩選出較高危、有機會患癌或肺炎的患者。讓醫生可以提早收到X光結果並作臨床診斷,比以往的程序快近2至3倍。 新技術經測試後結果理想,今年起會續步於醫院管理局核下73間普通科門診部及醫院急症室正式使用。至今已分析32,500張病人肺片,並篩選出約12,500張較高危的肺片影像,準確度貼近90%。AI系統可為醫生「提供多對眼」,偵測到可疑部分,如陰影或花白,會發出紅色警示提醒,令醫生可盡早覆檢高危案例,減少出錯。
肺部X光是常見的身體檢查,急症室每年需要處理近40萬張肺部X光。除了臨床判斷外,在病人離開後,醫生會按病人照X光次序的原則,再複檢病人的X光結果,確保沒有走漏。於今年3月採用新AI技術後,醫生除了在臨床判斷時,可以即時見到AI提示報告異常外,更有助醫生按緩急輕重將病人分流。根據天水圍醫院急症室於今年4月1至10日拍下的920張肺片之中,接近20%被AI偵測為高風險個案,有3%個案經醫生複檢後,確實照出肺部有陰影。醫管局稱系統提供的分析沒有臨牀上重要的假陰性,有異常的肺片均被AI篩出性,形容這系統非常嚴謹。
醫管局預計下年四月會擴大應用範圍,,將這套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在照髖關節,盡早找到骨折的病人。
資料來源:醫院管理局Facebook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