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加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及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的研究團隊,近日發現流感病毒外殼上有個稱為「錨」(anchor)的部分,似乎於多種流感病毒株之間共通,並指若加以分析這個過去未有太多研究的位置,相信可開發一次性通用流感疫苗,不須每年接種。相關研究報告已於本月23日刊登在學術期刊《自然》(Nature)上。
一直以來,科學界都在研究通用流感疫苗,其中部分已處於早期臨床試驗階段。現時每年都要接種的流感疫苗針對血凝素(hemagglutinin,HA)的頭部,是病毒表面暴露最多、最易接觸人體,且最容易發生突變的部分。
過去候選通用疫苗主要針對HA的幹莖位置,因為該處較少出現變化。然而,這次研究團隊分析接種流感疫苗或感染流感人士的血液,發現一組結合在HA幹莖底部的抗體,可「錨定」在流感外殼上。研究人員又發現與該錨點結合的50種不同抗體,這些抗體在測試中對很多流感病毒株都有效,包括H1等季節性流感病毒株,以及H2和H5病毒等大流行版本;而在實驗老鼠測試中,這些抗體均提供針對不同病毒株的廣泛保護力。
研究作者之一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蓋爾及艾拉德魯基耶兒童健康研究所(Gale and Ira Drukier Institute for Children’s Health)B細胞免疫學家Patrick Wilson表示:「透過識別大量變異流感病毒株共有的抗體弱點,我們可以設計出受病毒突變影響較小的疫苗,而相關「錨定」抗體本身亦可研發為具有廣泛治療應用的藥物。」
另一名研究作者兼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綜合結構與計算生物學教授Dr Andrew Ward則表示:「發現病毒的新弱點位置,總是令人非常興奮,因這有助未來研發出更為適合的疫苗,同時表明儘管科學家已研究流感疫苗多年,但仍有新事物有待發現。」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