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至70年代,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家米徹爾(Walter Mischel)博士及其研究團隊進行一項有關自制力的兒童心理學實驗,就是經典的棉花糖實驗(Stanford marshmallow experiment)。這項實驗一直被視為兒童心理學界的權威,但近年陸續有學者對該實驗的結果提出質疑,甚至在重新進行實驗後獲得新發現,推翻該實驗的結果。
棉花糖測試
棉花糖測試是一項有關自制力的兒童心理學實驗:讓一位小朋友獨自在房間裡,並在他面前放一顆棉花糖,告訢他如果能等到研究人員回來再吃棉花糖,就能獲得第二顆;如果在研究人員回來前吃了棉花糖,就不會得到另一顆。在實驗中,不等待研究人員的小童示範了「即時滿足」,而等待研究人員回來的小童則示範了「延遲滿足」。
負責實驗的米徹爾博士分析指,能夠「延遲滿足」的孩子自制能力都較強,在其他方面也會有更好的表現,如抗壓性較高、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美國大學入學能力測驗)成績較好、較少出現行為問題等,而相關實驗研究更被編寫進不同的心理學教材。
「延遲滿足」的孩子能力較高?
雖然米徹爾博士表示「延遲滿足」的孩子能力較高,但由於當年進行實驗的樣本數量很少,只有不足90人,並不具有代表性。因此,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發展心理學助理教授華茲(Tyler W. Watts)及其團隊就「棉花糖實驗」再次進行研究,並以900多名兒童為樣本進行觀察,涵蓋了不同的種族群體和父母教育背景,以測試能否重現米徹爾的實驗結果。
研究於2018年5月25日,刊登在美國心理科學協會官方期刊《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研究團隊表示經過10年以上的追蹤觀察後,發現一個人的延遲滿足能力,與將來能否取得成功幾乎沒有直接關連,同時亦發現孩子有無延遲滿足能力,與自制力關係不大,反而更取決於小童的家庭、社會及經濟背景。其中家庭收入較高的小童,普遍更願意等待第二顆棉花糖。
小朋友「延遲滿足」行為可能被別人的看法而影響
2020年8月25日,一篇同樣刊登在《心理科學》,關於「棉花糖實驗」的研究指出,兒童的「延遲滿足」行為會受其他因素影響,例如外界對自己的看法(即為留下好印象願意等待更長時間)、獎勵的吸引力等,反映米徹爾博士的「棉花糖測試」結果未必可信。
該研究由美國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與浙江理工大學共同進行,研究人員對來自中國的273名,年齡為3至4歲的兒童進行實驗。
在第一次實驗中,研究人員告訴小童:你可以立即得到獎勵(1張貼紙),或者等老師回來給雙倍獎勵(2張貼紙),並把小童隨機分成三組:
– 老師組,這組小童被告知老師會知道他們等待了多長時間
– 同學組,這組小童被告知同學會知道他們等待了多長時間
– 標準組,這組小童未被告知任何內容
結果發現,「老師組」和「同學組」小童的等待時間比「標準組」小童的等待時間更長,其中「老師組」的小童等待時間大約是「同學組」的兩倍。
研究人員其後進行第二次實驗,把獎勵從貼紙換成餅乾。並在杭州另一間幼兒園重新招募了80名小童,把他們隨機分成兩組:
– 老師組,這組小童被告知老師會知道他們等待了多長時間
– 標準組,這組小童未被告知任何內容
結果仍然是「老師組」的等待時間較長,實驗證明兒童是否選擇「延遲滿足」的行為背後,是受到孩子的聲譽(reputation)影響,即是他們為了在別人眼中留下好印象,願意等待更長時間。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