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伊波拉病毒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是次疫情共造成33死,隨著當地已有42日沒有接獲新的確診病例,當局於2018年7月24日宣佈伊波拉疫情結束。惟在此後不到兩星期,又再一次發現新感染個案。
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的北基伍省(North Kivu),於本月初再次發現伊波拉新感染個案,目前已發現77宗確診個案,另有28宗疑似個案,合共造成67人死亡。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 (CDC)總監 Robert Redfield 指,感染個案短時間內急升,主要是因為在爆發地區工作的醫護人員,在處理早期的病人時,並未發覺他們已染上伊波拉,因而沒有做好預防措施而遭受感染。
惟多年的軍政衝突使大量人口遷移,削弱了該地區的衛生設施。而失去了軍事保護亦使發現新病例的地區難以前往,這些因素都造成疫情難以控制。
據稱當地已有近3000人接種了疫苗,接種疫苗的人數亦以每天400到600人地增加,而大約有12個確診病例已經開始接受實驗性治療。
Robert Redfield 指,阻止此類疫症爆發的最有效方法是,追踪每個感染者曾接觸過的人,並對他們進行病毒測試。這些人如果已受感染就立即隔離並接受治療,如果不是,則接種疫苗。希望盡可能減低感染的人數,拯救更多受害者。
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是絲狀病毒科的其中一種病毒,感染的初期徵狀是發燒、疲勞,肌肉疼痛,頭痛和喉嚨痛。其次是嘔吐、腹瀉、腎臟和肝功能受損,在某些情況下,亦會內部和外部出血(例如從牙齦滲出,糞便中的血液)。受感染具有50%至90%的致死率。
Source by WashingtonPost,WHO
想知道更多關於疫症的資訊
【即時部署】公立醫院提高警覺應對登革熱,啟動「e-登革熱」監察及通報系統。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