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資訊】年初起已有6宗海外傳入登革熱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外遊應做好防蚊措施。

健康生活

1,245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於1月11日公布登革熱個案最新數字,並再次呼籲市民不論在本地或外遊,時刻保持環境衞生、防蚊控蚊及採取個人保護措施。

於1月4日至10日期間,衞生防護中心再確診兩宗外地傳入登革熱個案,兩名病人於潛伏期內分別到過菲律賓及斯里蘭卡。截至1月10日,今年共確診六宗個案,均為外地傳入,分別從馬來西亞(兩宗)、馬爾代夫(一宗)、菲律賓(一宗)、斯里蘭卡(一宗)和越南(一宗)傳入。

登革熱一直在部分亞洲及海外地區流行。最新數字顯示,新加坡自2018年12月30日起錄得365宗個案,日本去年錄得201宗個案。台灣今年至今未有錄得本地個案。在美洲,最新數據顯示,巴西和墨西哥去年分別錄得247,393及78,621宗個案。

Photo from internet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一種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常見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例如在鄰近的多個東南亞國家,登革熱已成為一種風土病。登革熱病毒共有四種不同血清型,每一型均可引致登革熱及重症登革熱(又稱為登革出血熱)。

登革熱透過帶有登革熱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當登革熱患者被病媒蚊叮咬後,病媒蚊便會帶有病毒,若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機會將病毒傳播。此病並不會經由人與人之間傳播。近年在本港並未有發現主要傳播登革熱的埃及伊蚊,但同樣可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卻屬於常見的蚊品種。

  • 許金山案重審案|許金山案迎最終章,陪審團一致裁定謀殺罪成,法官指許金山一行為成關鍵。

  • 登革熱的病徵包括高燒、嚴重頭痛、眼窩後疼痛、肌肉及關節痛、嘔心、嘔吐、淋巴結腫脹以及出疹。第一次感染登革熱的病情一般都較輕,病癒後對該血清型病毒會產生終生免疫能力,但對其他三種血清型病毒只有部分和短暫的交叉免疫能力。若隨後感染其他血清型的登革熱病毒時,出現重症登革熱的機會則較高。

    Photo from internet

    重症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熱所引起的併發症,病情比較嚴重,可導致死亡。重症登革熱的患者初時會出現發高燒、面部發紅,以及與登革熱相關的一般病徵。高溫可持續2至7天,而體溫甚至高達攝氏40至41度。及後,患者或會出現一些預警症狀,例如嚴重腹痛、持續嘔吐、呼吸急促、乏力、煩躁不安,和出血的症狀,例如皮膚出現瘀斑、鼻或牙齦出血、甚或內出血等。最嚴重的情況會導致血液循環系統衰竭、休克及死亡。

    目前沒有預防登革熱的疫苗在本港獲註冊。在本港預防登革熱的最佳方法是清除積水,防止蚊子滋生,以及避免被蚊子叮咬。

    如果打算前往相關疾病流行的地區或國家,應在出發前六星期或更早諮詢醫生,並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避免受到叮咬。到郊外旅行,應帶備便攜式蚊帳,並在蚊帳上使用氯菊酯(一種殺蟲劑)。切勿將氯菊酯塗在皮膚上。如感到不適,應盡早求醫。

    Photo from Shutterstock

    科學研究顯示即使沒有病徵或尚未出現病徵的感染者被蚊叮咬,也有機會把病毒傳給蚊子,繼而造成進一步傳播。因此,旅遊人士從受影響地區回來後14天内須繼續使用昆蟲驅避劑作為防蚊措施。若感到身體不適,如發燒,應盡快求醫,並將行程細節告知醫生。

    Source by 新聞公報衛生防護中心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