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及剖腹分娩均為常見的分娩方法,因應孕婦情況不同去使用,不過日前有研究指出,相比起剖腹產的初生嬰兒,自然產的初生嬰兒腸道益菌較多。不過差異對嬰兒未來健康狀況影響仍是未知之數,所以研究人員強調毋須因此對剖腹分娩卻步。
研究由英國非牟利基因組學及遺傳學研究機構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倫敦大學學院及伯明翰大學合作進行,18日刊登於《自然(Nature)》期刊,是迄今最大型探討新生兒微生物與分娩方式關聯性的研究。研究針對596名足月嬰兒進行,採集了1,679個腸道菌群(gut microbiota)樣本測試,同時從母親身上採集樣本。
結果發現,剖腹產初生嬰兒腸道內的細菌,有68%是來自醫院環境的致病細菌,包括可能有害的腸球菌(Enterococcus)及梭狀芽孢桿菌屬(Clostridium );自然產初生嬰兒腸道內的細菌,反而有68%是來自母體的益菌,當中包括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及擬桿菌屬(Bacteroides),這些益菌在剖腹產初生嬰兒腸道內比例卻非常稀少。
另外,令人意外的是2組嬰兒都未有於母親的陰道獲取太多細菌,令人質疑近年興起、被視為能提升嬰兒免疫力的「陰道播種(Vaginal seeding)」(即在剖腹產初生嬰兒皮膚及嘴塗抹母親陰道分泌物)的有效性。
不過之間的差異在嬰兒九個月左右就會消失,目前只能得知出生初幾週,對嬰兒免疫系統發展相當關鍵期,缺乏某些微生物有機會引發哮喘、過敏等自體免疫問題,但未知差異是否會對嬰兒日後的健康狀況差異造成影響,所以研究人員表明,需要進行剖腹產的女性毋須因而對剖腹分娩卻步。
Source: Nature 1 2, Science News, BBC, Science Daily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