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牙痛慘過大病」,最常見的牙痛乃因蛀牙(齲牙)而起。甚麼是齲牙?我們又該如何防止齲牙?
牙齒的表面黏附著一層牙菌膜,在我們吃喝時,牙菌膜的細菌會將食物的糖份發酵,轉化成酸素;酸素會溶解牙齒,令礦物質流失。當牙齒表面的琺瑯質繼續受到破壞,細菌會蔓延至牙齒內層的象牙質,形成齲牙。齲牙可分為三個階段:
早期:齲牙出現在琺瑯質表面,沒有蛀洞,病人亦不會感到痛楚。如果齲牙在牙齒鄰面便更難察覺,需要照X光片才能診斷。牙醫
可以檢測到早期齲牙,並用氟化物再礦化受損的琺瑯質。
中期:齲牙蔓延至象牙質,牙齒會出現齲洞,但病人一般察覺不到;他們進食時可能會感到疼痛,但亦未必能夠一概而論。這些情況下,齲洞一般都需要由牙醫切除壞組織,然後補牙。
後期:牙齒出現明顯齲洞並產生劇痛,因為蛀蝕可能已蔓延至牙髓,令牙髓受到細菌感染而壞死,需要牙醫進行牙髓或根管治療(又稱「杜牙根」)來保存牙齒。
持續不斷的牙痛除了影響食慾,也關係到日常生活及身體健康。齲牙會發出異味,引致口臭,影響社交。齲牙情況嚴重的話,細菌會從牙髓經過牙根部分擴散到附近的牙周組織,引致發炎或膿腫 。當牙齒受到嚴重破壞,牙髓治療亦未必可以把牙齒修復,便須要拔除牙齒。拔牙後,附近的牙齒一般會移位,影響牙齒的排列及咬合關係,故此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植牙或假牙來填補缺失的牙齒。
「預防勝於治療」,預防齲牙的最佳方法是時常保持口腔衛生。除了早晚使用含氟素的牙膏刷牙,我們也要使用牙線清潔牙縫,讓細菌無機可乘。此外,我們亦要留意飲食習慣,少吃甜點、零食及汽水,吃喝的次數也不能太頻密。最後,切記要定時約見牙醫,讓牙醫為我們清潔牙齒及預防牙病。
Text by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齲齒學臨床教授朱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