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當局在切三文魚的砧板上驗出新冠病毒,多家超市隨即將三文魚下架,頓時引起各界關注三文魚的食用安全。有外媒親赴挪威三文魚養殖場求證,結果揭發養殖場環境衞生相當惡劣,魚場內不單極度擠迫,更有不少三文魚受傷畸形,身上出現大面積潰瘍,且附有寄生蟲。
德媒實地考察揭養殖場衞生問題
據德法公共電視台(ARTE)於周日(14日)的報道,2018年全球有逾5000萬條人工養殖的三文魚死亡,電視台特意派出記者前往最大的三文魚出口國——挪威查明真相。
記者發現在當地的北部海域所有養殖場有過萬條三文魚。他親身到其中一個三文魚養殖場求證,結果發現養殖場衞生環境惡劣,魚池內的三文魚擠在混濁、滿佈排泄物的海水之中,有魚甚至因太過擠迫而難以呼吸,更有患病的三文魚魚身有大如手掌的潰瘍,且附有俗稱「魚蝨」的寄生蟲,有部分更變成身體呈「S型」的畸型魚。
報道特別指出,人工養殖的三文魚更會影響的野生三文魚的健康。每年有18.3萬條人工養殖的三文魚逃離到海洋與野生三文魚爭奪食物,更會將身上的寄生蟲傳染給健康的野生三文魚。此外,野生及人工養殖的三文魚繁殖的後代適應力與繁殖能力亦會較低,變相沾污野生三文魚的基因,後患無窮。
何栢良:海產易受污染須小心處理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在16日出席電台節目回應北京「新發地市場群組」爆發時指出,雖然當地在切割三文魚的砧板上驗到有新冠病毒,亦不等於病毒經三文魚傳入。不過,他強調海產容易受污染,提醒處理海產的從業員應注意個人衞生,不僅要戴口罩、勤洗手,更要加強清潔廚房用具;至於消費者方面,由於刺身及海產類容易被污染,高齡及身體抵抗力差的人士,在目前疫情未明朗時應暫停進食刺身類的海產。
挪威海產局:影片缺乏事實根據
相關報道曝光後,挪威海產局隨即發表聲明澄清指正有關報道缺乏事實根據。當局強調,在世界各地銷售的養殖挪威三文魚均被公認為安全健康的食品,且表明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機構曾高度讚揚挪威水產養殖業在養殖過程對魚產所用的抗生素「幾乎為零」。
挪威海產局續指,德法公共電視台所發佈的紀錄片忽視了挪威海產養殖業已制定完善食品安全監管系統的事實,報道中亦未引用挪威食品安全局或歐洲食品安全局等權威機構的說法,直斥報道或欠客觀。
挪威海產局:挪三文魚受嚴格監管
當局指,挪威的食品安全監管系統遵循歐盟法規,對魚和魚飼料亦有監控,相關系統亦保障挪威養殖和食用的食品完全安全,而有關紀錄亦公開透明,完全向公眾開放。
挪威海產局指出,當地的三文魚養殖場必須坐落於開闊海域和峽灣冰冷清澈的海水中,並與海上航道區域保持足夠距離,而且須符合嚴格的規定才能獲得經營牌照。其中,規定要求海水和三文魚的比例應至少達到97.5%比 2.5%,以確保魚有充足且清潔的游動和生長空間;養殖場的密度方面,當局限制於每 28,953 公里海岸線不可容納多於 750間養殖場,以防過度養殖,任何違反相關規條的養殖場亦將受到重罰。
當局又質疑有關養殖三文魚可導致野生三文魚群減少的說法,重申挪威一方面是世上最大的三文魚養殖國,同時其所在的北歐亦坐擁世上最活躍的野生三文魚旅群,直指野生三文魚群減少與當地水產養殖業無關,純屬全球皆有的現象。
Source:德法公共電視台、挪威海產局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