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爆發第三輪疫情,過去本地一直沿用深喉唾液測試為主要檢驗新冠病毒的方法。惟早前由中國派出的「核酸檢測支援隊」批評本港慣用的深喉唾液檢測做法「太粗糙」,建議改用中國採用的咽喉拭子取樣,引發社會對病毒檢測方法的討論。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最近於國際期刊《傳染病學期刊》(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就多種新冠肺炎病毒檢測方法發表研究報告,研究發現深喉唾液檢測假陰性比率比其他檢測方法為高。
中大研究:深喉唾液假陰性率推算為約31%
中大於本年4月6日至10日期間,向50位年齡介乎16至72歲的新冠肺炎患者,透過「深喉唾液」測試、「抽取痰液」及「鼻咽和咽喉拭子」測試取得563個樣本,以作比較,評估深喉唾液測試的檢測效果。
研究發現,與其他樣本相比,「深喉唾液」樣本的病毒濃度最低,在偵測病毒基因的核酸測試(RT-PCR)中,其陽性比率亦是最低,有關情況意味著檢測方法的準確度或受影響。
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在早期(1-5天)、中期(6-10天)和後期(11-15天)採集的樣本中,以及不同嚴重程度的患者中,深喉唾液樣本測試的表現都遜於其他檢測樣本測試。團隊推斷,深喉唾液測試的假陰性率約為31%,對於沒有咳出痰的樣本,其假陰性率更可能會高2至3倍。
學者:深喉唾液樣本便於採集,但準確度較低
負責有關研究的陳基湘教授表示:「深喉唾液樣本的好處是市民可自行採集,減低醫護人員受感染的風險。然而,其敏感度並非最高。利用這類樣本作測試時必須留意有可能出現假陰性結果,即使結果是陰性,市民仍須繼續保持警惕,盡量減低傳播病毒的風險。在釐訂公共衞生策略時,也要考慮深喉唾液測試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陰性,並在可行的情況下,考慮採用其他檢測效果更準確的測試。」
張竹君:深喉唾液測試不會比驗呼吸道樣本差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醫生昨日(6日)出席記者會時表示,根據本地及外國研究,檢驗深喉唾液樣本的敏感度及準確度亦很高,不會遜於檢驗呼吸道樣本的效果,故中心會暫時沿用驗深喉唾液方式,並且會密切關注有關情况,適時考慮是否有需要改用其他檢驗方式。
政府派咽喉拭子套裝,專家憂自行採樣未必準
民政市務總署今日(7日)起宣佈改以咽喉拭子取樣,率先向慈雲山一帶居民派發咽喉拭子採樣套裝,以作病毒檢測。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今早出席電台訪問時指,由於咽喉拭子取樣須用棒「撩喉嚨」採樣,比以往慣用的深喉唾液測試更易引起不適。咽喉拭子測試一般應由受訓的人員為市民採樣,憂慮由市民自行採樣,會影響樣本質素,使化驗準確度降低。他建議政府應以更有效、更實際的方法進行病毒檢測,如擺街站由受訓的人員為市民採樣,或請私家醫護協助採樣。
Source: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CUHK Medicine、綜合報道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