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女童及8歲兄長被親父、繼母以不同形式虐待,包括被打、捱餓及拋上天花板等。小兄妹身上各有超過130處傷痕,法庭早前裁定親父、繼母謀殺罪成,被判終身監禁,與他們同住的繼外婆,亦被裁定虐兒罪成,被判囚5年。法庭曾呈上女童校內的畫作,樹仁大學輔導暨研究中心的輔導心理學家章景輝認為是反映女童當時焦慮、壓力大。他又提醒如懷疑身邊的小朋友被虐,千萬不要直接問「你的傷口如何造成」,應該先安撫其情緒。
女童畫作線條亂 可能反映焦慮、壓力大
審訊期間,呈上多幅女童於校內的畫作,樹仁大學輔導暨研究中心的輔導心理學家章景輝表示畫作上有些雜亂無章的線條、多陰影,感覺上很大力去畫,可能反映女童畫畫時的情緒,相對較緊張、壓力大、焦慮。他提醒,畫作只是反映當時繪畫的情緒,不建議一般人單憑作品妄自猜測,否則有機會過分解讀重。但如老師、家長發現小朋友畫這類型的圖案、尤其平時不是這樣的畫風,就要加倍留心。
情緒、性格轉變是警號
案中女童幼稚園老師作供稱,女童以前開心、愛笑,但搬至與繼母同住後,就變得少說話,常索取食物,更曾上學時哭泣。輔導心理學家章景輝指,一般而言,如小童突然出現情緒、行為、性格等轉變,例如平時很開朗、愛聊天,忽然有天上學時沉默、自己一人坐,有機會是遭受創傷或不快經歷。如出現不合理的傷口、瘀傷,小朋友又無法解釋,身邊的人亦要提高警覺。
懷疑兒童被虐 避免調查式提問
一般人無接受心理輔導訓練,如懷疑身邊的小孩被虐應該直接查問嗎?輔導心理學家不建議用調查的態度,如直接問小朋友「你的傷口如何造成?」是大忌,因可能會令小朋友感到不安、加劇人靈創傷。章景輝建議應先安撫小朋友,帶他到安全、舒服的環境,並告訴他「我們很願意聽你的故事」、「你慢慢告訴我,不用心急」、「這裡很安全」等。如已發現很嚴重傷痕,就應找社福機構、甚至報警,以確保小朋友的安全。
觀看足本版訪問影片:
【5歲女童虐殺案】畫作透露心理狀態? 心理學家分析如何察覺兒童被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