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性小眾研究計劃與跨性別資源中心(Transgender Resource Centre,TRC)合作發表一項有關本港跨性別人士的研究,調查訪問了本港逾200名跨性別人士,是本港目前最大型有關跨性別人士的研究。調查發現,逾半受訪者在一生當中均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歧視,約四成受訪者更出現中等至嚴重程度的抑鬱或焦慮症狀,揭示本地對跨性別人士的污名化問題嚴重,亦需加強對他們的精神健康支援。
屹今最大型的跨性別者研究
機構指出,社會對跨性別人士的污名化問題嚴重,導致跨性別者往往甚少可以公開地表達自己的訴求與處境,這亦是本地久久難以確切地統計跨性別人口實際數字的成因。縱觀近年有關跨性別人士權益之討論日漸增多,而可為設計其公共政策可提供參考的研究始終寥寥可數,因此合辦機構廣募234名跨性別人士參與今次調查。
生活屢遭歧視、傷害
研究結果發現,本港跨性別人士在社交生活各個層面上均遭受過不同程度的歧視,有部分受訪者更因而出現精神健康的影響。76%受訪人士表示自己曾在社交生活的不同層面上遭受拒絕,當中更有39.7%受訪者表示自己曾被家人拒絕,46.2%受訪者表示自己曾被伴侶拒絕;62%受訪者表示自己更曾遇到不同方式的傷害。有不少跨性別者表示在公共空間使用符合其認同性別的廁所時,曾遭受各種言語騷擾或肢體暴力,有部分人士更表示曾在違反個人意願下遭受性接觸,反映本地跨性別者面對屢遭歧視、不被接納的窘境。
社會歧視致精神健康受損
社會間對跨性別人士的污名化問題屢見不鮮,上述社會和法律層面的邊緣化情況更為跨性別者的精神健康帶來相當的影響。研究發現,42.8%受訪者一度出現中等至嚴重程度的抑鬱症狀;34.7%受訪者出現中等至嚴重程度的焦慮症狀。此外,更有31.2%受訪者表示自己在過去一年曾在沒有自殺意圖的情況下,作出自殘行為(包括:打傷自己、猛烈撞擊頭部或身體各部位)。值得關注的是,76.9%受訪者表示,在一生當中曾想過要自殺;25.6%人士更表示自己曾計劃自殺,12.8%曾嘗試自殺。上述結果反映本港大部分跨性別人士遭受拒絕、傷害及歧視的常態,有關問題亦絕非特例,對他們的精神健康亦構成深遠影響。
大部分受訪者對性別重置手術風險有保留
在本港,跨性別人士必須證明自己已進行性別重置手術,才能更改其身份證上的性別標記。根據入境事務處最新於2016年修訂的規例,「女」變「男」者,申請人便必須移除子宮和卵巢,以及重建陰莖;「男」變「女」者,就必須切除睾丸和陰莖,以及重建陰道。研究當中亦僅5.6%受訪者已在身份證上轉換性別標記,6%受訪者正處於轉換身份證上性別標記。
對於跨性別人士對與性別轉換相關醫療服務的使用情況,多數受訪者均正接受非手術類的醫療服務,僅小部分(約5%)已接受性別重置手術且符合本地更改身份證上性別標記的條件。調查從可用性、可及性、負擔能力、接受程度、環境限制、個人因素六方面,審視受訪者對性別重置手術接受程度高低之背後原因,結果發現有43.2%人士因經濟原因而不願接受性別轉換手術,40.6%人士表示對手術風險及/或技術有保留。
研究方表示,數據反映現時大部分跨性別人士均被排除在政府現行更改身份證上性別標記的規定以外,有關情況影響他們的權益。同時,研究亦揭示社會對跨性別者的歧視對他們的精神健康影響深遠,反映有關情況極待改善之餘,當局亦有必要加強對跨性別人士的精神健康支援。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