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診斷自閉症患者往往要依靠觀察其社交溝通、情緒、語言和行為能力,但最近出現一種客觀檢查方法能夠及早發現患病兒童。中大醫學院團隊於國際醫學期刊《GUT》發表最新研究,指自閉症兒童的腸道微生態發展較同齡兒童遲緩,腸道細菌種類、數量及功能均與一般兒童有明顯差異,因此認為這些糞便細菌基因有助及早識別患者。
團隊收集了128名3至6歲華人兒童糞便樣本,當中一半為自閉症患者。團隊發現自閉症兒童腸道內比一般兒童有多5種細菌,這細菌基因對鑑別自閉症兒童的靈敏度高達八成。另外,研究又發現自閉症兒童的糞便樣本中梭菌明顯較多,梭菌會產生毒素,損害中樞神經系統;以及與神經遞質活動有關的細菌在自閉症兒童的腸道中大幅減少。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指出,以往由發現表徵至轉介診治需時較長,現以糞便細菌作為檢驗、預測自閉症兒童的非侵入性檢查方法,存在很大的探索空間,有助彌補自閉症缺乏客觀篩查方法的不足,均適合初生嬰兒,有利及早識別患者。他們又認為未來醫學界可研究重整腸道微生態和增加神經遞質的細菌,作為自閉症治療方法。
Source:CUHK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