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微生物群移植(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FMT),又被稱為糞便移植,是將糞便細菌從健康個體移植到病人體內,通過輸入糞引入健康的細菌菌群來恢復結腸微生物區系的醫療方法。澳洲悉尼協和空軍總醫院(Concord Repatriation General Hospital)胃腸科(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醫生Craig Haifer及其團隊曾進行一項研究,發現凍乾糞便口服膠囊(口服FMT)能治療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未來或可成為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法。
澳洲悉尼協和空軍總醫院胃腸科團隊於昨日(2日)在國際醫學期刊《刺針腸胃肝臟科》(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上刊登一項研究,指團隊曾測試口服 FMT 療法對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團隊於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期間,把35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為成兩組,15名患者接受口服FMT療程,20名患者接受安慰劑(Placebo)療程,結果在第8周時,發現口服FMT組別的15名患者中,有8名患者(53%)在不需要使用類固醇下只有輕微發炎或完全康復,腸道黏膜亦完全正常,而使用安慰劑療法的20名患者中只有3名(15%)是完全康復。
研究團隊表示,持續使用口服 FMT 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有明顯幫助,預計將來可以成為有效的潰瘍性結腸炎治療方法。
甚麼是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又名「潰爛性大腸炎」, Ulcerative Colitis )是慢性腸道炎的一種。本港每年平均每10萬人中,就有2人發病,男女比例相若,發病高峰期分別是20至30歲的壯年,以及60至70歲的老年。潰瘍性結腸炎主要影響結腸及直腸的黏膜層,病症與腸胃炎相似:
- 腹瀉
- 大便帶血
- 腹痛、腹脹
- 噁心、嘔吐,嚴重時會發燒
- 食慾減低、體重減輕、血中白蛋白偏低、營養不良、貧血
- 其他腸道外症狀:皮膚對光過敏反應、結節狀紅斑、眼睛葡萄球炎、關節炎、原發硬化性膽道炎等
潰瘍性結腸炎成因至今未明,有專家估計或與下列因素相關:
- 與細菌感染致病原有關:患者的大腸桿菌比正常人能產生較多粘連素(Adhesin),因此可能較會附著在大腸黏膜細胞上而造成傷害;
- 免疫力降低及情緒壓力大,會發病及使病情加劇;
- 食物過敏:大部分患者對牛奶過敏;
- 環境影響:吸煙、口服避孕藥的使用;
- 遺傳:家族中親患過病,患病機會較高。
治療方法
潰瘍性結腸炎主要可以透過以下方法進行治療:
- 補充電解質:
腹瀉造成的脫水,可補充電解質。 - 飲食治療:
需要長時間禁食時,可透過靜脈注射給予全腸道外營養(TPN)治療;可以進食時,應按照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性採取漸進式飲食。 - 藥物治療:
– 抗炎藥物5-ASA
可抑制腸胃發炎。副作用包括造血功能不全、肝毒性、腎功能不全等。
– 類固醇
可以抑制發炎情況,並降低淋巴球進主要器官,從而達至抑制免疫系統、抗發炎的效果。副作用包括體重增加、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 syndrome)、骨質疏鬆、易感染等。
– 免疫調節藥物
可以抑制淋巴球的活化和增生以達至抑制免疫系統、抗炎等作用,副作用包括肝中毒、腎功能異常、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機會等。
– 生物製劑
能抑制發炎以達到抗炎效果,副作用包括為注射部位局部反應感染症(包括肺結核)、淋巴癌及其他惡性腫瘤等。 - 補充鐵劑或輸血:
患者有機會有貧血。 - 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考慮手術治療:
– 情況嚴重且對內科治療無效。
– 出現併發症,如腸穿孔、大量出血、急性腸擴張。
– 患者生活受嚴重影響時。
– 併發腸黏膜發育不良,或產生惡性癌症病變。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