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猶豫】回顧三次滅活疫苗事故 認識疫苗技術發展史

專科資訊

853

關於疫苗的爭論持續不斷,尤其是疫苗安全性的問題。事實上,若翻查歷史,民眾對疫苗的質疑並非今天才發生,其中滅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更是經常其中一個討論焦點,而1955年加州製藥公司割刀實驗室(Cutter Laboratories)的滅活小兒麻痺症疫苗事故、1955年至1963年期間的「猿猴病毒40」(Simian virus 40)事故,以及1976年甲型(H1N1,Swine flu)流感滅活疫苗引致「格林-巴利綜合症」(GBS,Guillain-Barré syndrome)事件,均有助認識人類對檢討疫苗事故的演變。

回顧歷史前,要先介紹滅活技術的特點:它是將病原體或病毒微粒培養,然後以化學或不同方式殺滅(Inactivated)後,再將其製成疫苗。早在1886年,法國科學家、被認為是「免疫學之父」的巴仕德(Louis Pasteur),便與美國科學家製造出第一批滅活疫苗,應用於傷寒、鼠疫和霍亂桿菌等病原體。

製造第一批滅活疫苗的發明者 路易斯巴仕德(Louis Pasteur)

1952年,美國病毒學家祖納斯沙克(Jonas Edward Salk) 為小兒麻痺症發明了著名的IPV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滅活小兒麻痺症疫苗,又叫沙克疫苗),是利用3種血清型的致病性病毒株所研發。不過該疫苗研發3年後,就出現疫苗安全事故,當時負責生產疫苗的加州製藥公司割刀實驗室(Cutter Laboratories)雖然已通過當時政府的安全測試,惟後來卻被發現仍帶有活性的小兒麻痺病毒,引發超過250宗小兒麻痺症,且造成多宗的癱瘓病例。美國政府在發現相關病例後,就馬上將疫苗回收,並設立疫苗監管制度加強監督,而該疫苗也於同年秋天重新恢復供應。

病毒學家祖納斯沙克(Jonas Edward Salk)

1960年期間,IPV疫苗隨後被發現,當中30%被「猿猴病毒40」(Simian virus 40)污染,原因是來自製作小兒麻痺疫苗的猴腎細胞培養物,在進行滅活期間出現問題,產生了疫苗污染,而除了注射型疫苗以外,當時就連口服的小兒麻痺疫苗都被發現受病毒污染。事後美國政府制定更嚴格的要求,以確保所有小兒麻痺疫苗不含「猿猴病毒40」。

1976年,有報告指使用了滅活技術的甲型(H1N1,Swine flu)流感疫苗,接種後會患上稱為「格林-巴利綜合症」(GBS,Guillain-Barré syndrome) 的嚴重神經系統疾病風險略有增加,機率為十萬分之一,即每十萬人就有一人會因疫苗染上該病。當時的聯邦衛生官員得知有4000 萬人接種該疫苗後,就馬上宣布煞停接種計劃,並表示要疫苗安全問題得到解決,才可重新推展接種計劃。

  • 治癌新希望|李嘉誠基金會捐贈 「Histotripsy 2.0」系統,助力中大無創治療肝癌!運抵香港90日,已成功為30名肝癌病患治療

  • 2003年,美國醫學研究所IOM(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進行精細科學回顧,正式得出結論,指接種1976年甲型流感疫苗的人的確會令患上GBS的風險增加。至於發生該風險的原因,科學界之間仍然眾說紛紜,確切的關係仍然未知。

    目前部分疫苗使用了滅活技術

    綜合以上3次的疫苗事故而言,可見處理手法越趨謹慎。此外,滅活疫苗技術事實上已有100多年,期間亦有科學家希望改善此技術,而研發出更安全有效的技術,並應用至其它層面。從錯誤中學習,正是科學精神的一種體現,但前提是要檢討並承認當中的問題。

    參考資料:CDCHHSCDCPNASNature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