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奧秘】德國海德堡大學研究:腦轉數30歲到頂 60歲前幾乎保持不變

醫療頭條

476

年紀越大,是否代表大腦會漸漸退化,且腦轉數越來越慢?德國海德堡大學(Heidelberg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近日就推翻了有關說法,團隊分析超過100萬名參與者的數據後,發現直至60歲前,大腦處理資訊的速度幾乎保持不變,並提出人之所以會覺得腦轉數變慢,或因為隨年齡增長而變得更謹慎。相關報告已於今年2月17日刊物於學術期刊《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 

研究團隊透過哈佛大學內隱連結測驗(IAT)計劃,一共收集1,185,882名年齡介乎10至80歲參與者的數據。IAT是一個網上工具,參與者需要將單詞分類到正面及負面的類別,同時按種族配對圖像,而相關數據有助了解其對性別、種族及其他特徵所抱持的偏見;而在這次研究中,研究人員只使用參與者的年齡、反應時間及準確程度數據,並透過機器學習,以找出更多其中的關聯。例如,無論問題的難易度如何,某受試者的反應始終較慢,學習模型就可能歸因於執行動作上反應緩慢。

研究分析顯示,20歲參與者的反應速度最快,因為其最願意為速度而放棄準確;而在14至16歲的年齡層中,其純機械式反應,即看到問題並輸入鍵盤的速度最快。至於大腦資訊處理速度,大約會在30歲達至頂峰,在30到60歲之間則只有些微下降。另外,隨着年齡增長,參與者犯錯會越少,至少在約60歲前是如此。

研究報告亦提出,人之所以會覺得腦轉數變慢,或因為隨年齡增長而變得更謹慎;過去亦有大量研究指,大腦處理速度會在約20歲達到高峰,隨後平穩下降,惟這亦可能是三思而後行之故。研究首席作者兼德國海德堡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研究人員Dr. Mischa von Krause說:「我們的研究令人鼓舞,因為結果表明,若需緊急作出決策,大腦運作速度的平均水平,要到壽命較後階段才會下降。」

Dr. Mischa von Krause又指,人類某程度能調整其決策方式,以應付實際需要,「很明顯的是,在現實世界中避免錯誤相當重要,例如作出醫療診斷等。而在其他情況,例如要避開路上障礙物,則反應速度更為重要。」

無參與這次研究的美國波士頓學院心理學家Dr. Joshua Hartshorne評論指,相關研究利用機器學習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可以促使心理學家重新思考早期基於反應時間的研究,「這為研究領域增加新方向,顯示出大腦運作能力在一生中的變化很複雜,而我們仍不清楚期間會發生甚麼改變。但無論如何,都絕非在20歲到頂,從此走下坡。」

  • 治癌新希望|李嘉誠基金會捐贈 「Histotripsy 2.0」系統,助力中大無創治療肝癌!運抵香港90日,已成功為30名肝癌病患治療

  • 資料來源:《Nature Human Behaviour》The Guardian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