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見光明|「光遺傳療法」助失明患者恢復視力、研究:逾200萬患者有望重見光明!

醫療頭條

1,246

重見光明|能夠擁有健全視力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治療失明患者更是十分困難。但早前有醫學專家透過「光遺傳學技術」(將特定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對光脈衝產生響應,再利用光脈衝控制這些細胞),讓一名58歲失明患者在接受治療後成功恢復了部分視力。

撰文:Chloe@Medical Inspire│ 圖片來源:Mikhail Azarov@ShutterstockJuan Ci@ShutterstockPRESSLAB@ShutterstockNature Medicine│ 資料來源:Nature Medicine

重見光明|光遺傳療法助失明患者恢復視力 研究:逾200萬患者有望重見光明!

來自瑞士及美國的醫學專家早前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 上刊出一項案例研究,研究中一名58歲盲人患者在40年前被診斷患有視網膜色素病變(Retinitis Pigmentosa),此疾病是一種常見神經退行性眼病,其會破壞視網膜的感光細胞,有機會導致患者永久失明。目前,除了針對發病早期的基因替代療法外,仍未有任何療法獲批進行治療。在全球更是有超過200萬人就患上此疾病,而這名患者在接受治療前,他的一邊眼睛亦已徹底失明。

來自瑞士巴塞爾大學的Botond Roska教授與美國匹茲堡大學的José-Alain Sahel教授,決定向這名患者採用「光遺傳學技術」(Optogenetic Therapy),將腺相關病毒載體注射到這位58歲盲人患者的一隻眼睛裡,其中注射物中帶有稱為 ChrimsonR 的光敏通道蛋白 (channelrhodopsin) 基因,可感應琥珀色的光線 (波長約590 nm)。

  • 許金山案重審案|許金山案迎最終章,陪審團一致裁定謀殺罪成,法官指許金山一行為成關鍵。

  • 經過7個月訓練後,這名已患有視網膜色素病變40年的58歲患者對該治療手段的耐受性良好,在佩戴特殊護目鏡後,證實可用治療後的眼睛識別、計數、定位、觸摸不同的物體,例如發現盤子、杯子或電話,在房間裡找到一件家具或在走廊上發現一扇門,成功讓該患者的視力恢復到一定程度。

    研究者之一的Botond Roska教授表示,這是首次利用光遺傳療法成功治療患者,但同時也坦言,患者的視力預計無法恢復到辦識人臉,「要辦識人臉,需要有非常高的解析度,就目前的技術來說無法做到,但患者目前取得的視覺能力,對於一個盲人而言已經是非常重大的進展。」研究者續指,雖然患者恢復部分視力令人感到振奮,但也表明需抱持樂觀但謹慎的態度,因不知道在其他人身上的效果。

    如今,世界各地仍有不少醫學專家不斷鑽研光遺傳療法的臨床測試和結果,期望讓視網膜病變患者在疾病晚期亦有恢復喪失視力的機會。

    相關研究案例已發布在醫學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 。

    什麼是視網膜色素病變?

    視網膜色素病變(Retinitis Pigmentosa),也稱夜盲症,是一種視網膜病症,其病發的原因是感光細胞發生變異,而導致患者出現夜盲、視力漸進性減退及視野收窄,而嚴重患者更可引致完全失去視力,絕對不容忽視。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