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痛症療程丨肩頸痛、腰背痛等慢性痛症,在香港相當常見,不少人都會相信專業人士或有名人代言的痛症療程。惟消委會今早(15日)公布,今年接獲38宗有關痛症療程的投訴,當中普遍涉及療程效果不佳及不良銷售手法等。消委會提醒市民,慎防高壓銷售勿輕信代言,隨時會延醫又破財!
編輯:Ray@Medical Inspire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 資料來源:消委會
消委會痛症療程丨消委會籲慎防痛症療程陷阱!被推銷7萬元療程,竟變劇痛入院
消委會指出,接獲的投訴個案中,不少療程都以預繳套票形式銷售,商戶一般以優惠折扣或贈送療程作招徠,例如「首次免費體驗」、「買10次送10次等」。而消委會今次一共公布了3個個案,均是在相信聲稱專業人士提供或有名人代言的情況下,購買大量套票,然而治療成效亦成疑!
免費體驗後被硬銷$70,000療程
公布的個案中,有投訴人因長年承受嚴重的脊椎痛楚,偶然發現一間由藝人代言,並以「首次免費體驗,免診金及送一次治療方法和止痛膏」作招徠的公司,於是預約體驗。其後,被該公司職員指,痛楚因脊椎彎曲所致,於是接受痛症療程,惟最終被高壓推銷下,購買了$70,000共41天的療程套餐。而當天晚上,投訴人背部突然劇痛,最終需入院留醫。
療程無效果!稱斷做一星期所致
另有投訴人指,因雙手飽受麻痺及疼痛之苦,在收到痛症療程公司的電話宣傳後決定進行檢查。而該公司脊醫表示,投訴人必須進行一個「每星期最少2至3次,為期最少40次」的療程,麻痺及疼痛就可改善。惟投訴人經過逾20次治療後,疼痛不但沒有改善,更患上懷疑因治療所致的肩胛骨痛。該療程公司更解釋,是投訴人沒有按照脊醫建議以致治療效果未如理想,「其中一個星期只進行2次療程」!
患痛症應先求醫
消委會指,疼痛是一種徵狀,可由多種不同的疾病引致,一般人未必可以準確判斷自己疼痛的成因,與其盲目估計自己需要的療程,不如先聽取醫生的意見,再由醫生轉介到相關的專科跟進治療。據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建議,適量運動增加肌力,有助改善因舊傷患或身體退化,而引致的常見慢性痛症,例如放鬆技巧、熱敷或冷敷、伸展運動、帶氧運動和瑜伽都會有一些紓緩痛症的效果。
消委會提醒市民,應考慮自身病情、身體變化或對療程的接受程度,合理謹慎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並適時調整方案,因此不宜大量購買療程。另一方面,消費者亦需留意林林總總的療程是否具有科學根據,以免選擇效果成疑的療程。同時更不應人云亦云,在沒有專業評估下花費大量金錢,冒上延醫或傷害身體的風險。消委會亦同時敦促痛症中心,切勿以不良營商手法推銷服務療程,以免觸犯《商品說明條例》。
面對痛症小貼士:
1.)先諮詢醫生意見,以了解痛症成因及建議的治療方向
2.)不應輕信商戶的宣傳手法,特別是標榜「真實客人例證」或盲目跟從名人的推介
3.)選擇有提供逐次購買選項的商戶
4.)購買附帶優惠的療程套票前,應先向商戶了解優惠詳情及是否設有退款機制
5.)適量運動可以有助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