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常見成因及症狀有哪些?有甚麼診斷方法?|何的煒醫生

耳鼻喉科(醫生博客)

13,543

本港平均每年有800宗鼻咽癌新症,令鼻咽癌躋身香港十大癌症之一。鼻咽癌在中國南部較為常見,故又稱之為「廣東癌」。男士患上鼻咽癌的機會率較女士為高,比例為二比一。

風險因素的定義,是指若有以下情況,㦬患鼻咽癌的機會率會較一般人高(這並不代表相關人士一定會患癌):

  • 遺傳:倘若家人之中有鼻咽癌病患者,相對患病的機會率會較其他人為高。
  • 基因:Epstein Barr virus (EB病毒)與鼻咽癌息息相關。在世界各地,很多人在少年時已曾經被病毒感染。在中國南部、新加坡、越南等地,這病毒被視為鼻咽癌的元兇。然而在西方國家,最終患上鼻咽癌的個案卻少之又少。這正正說明,即使同樣是EB病毒感染,某些人或種族的基因是比較容易產生病變及後成為癌症。
  • 醃製食物:有些移民到外國生活的人及他們的後代,生活及飲食習慣上與外國人無異,有研究指出這批僑民患上鼻咽癌的機會率會較低。
  • 吸煙:香煙之中含有很多致癌物質。其實不僅是鼻咽癌,吸煙人士患上肺癌、咽喉癌等癌症的機會率也會較高。以往有任職廚師的病人,會擔心自己屬於高危患者而來求診。暫時還沒有任何研究證明某某職業與鼻咽癌密切關係。

八成鼻咽癌病人在發病時,已經屬於第三/第四期(即晚期)癌症。五年存活率(即五年後這位病人仍然生存的機率)低於七成。鼻咽的位置比較隱藏,處於整個頭顱的中心點,即使有癌症長出來也不會輕易被發現。

很多人會有誤解,以為鼻咽癌的病徵只有流鼻血。其實鼻咽癌病徵可以分為四大類別:

  • 鼻子:鼻塞、流鼻血、鼻水帶血、鼻水倒流。這些病徵與鼻敏感或傷風感冒相似,很多人都會忽視。
  • 耳朵:聽力下降、耳漲、耳鳴、耳痛。曾經有病人因為耳朵堵塞,以為是游水時進了水。病人來到診所時我建議進行鼻內窺鏡檢查,起初他還覺得奇怪:「我明明是耳朵不適,卻要看鼻子?」結果證實這名病人確實是患上鼻咽癌而導致中耳積水。
  • 頭面:複視、說話模糊、面部麻痹。鼻咽在頭顱底部。這個地方有很多中央神經線。這些神經線負責處理諸多頭部及面部器官的運作。
  • 頸淋巴:頸部淋巴腫脹。五成以上的鼻咽癌病人,在確診時均發現頸部已有淋巴核擴散。有很多人傷風感冒時,頸部淋巴核也會腫脹。坊間稱這些為「痰火核」。若非主動檢查自己的頸部,也未必會發現。即使發現,很多患者的第一個反應:「只是痰火核吧⋯⋯」也會忽略了這個警號。直至兩三個月後,發現這些淋巴核越來越大,才驚覺問題的嚴重性。

檢查方法

以鼻咽喉內窺鏡檢查並抽取組織化驗,是診斷鼻咽癌的指標。有其他方法如電腦掃描、磁力共振、抽血化驗、超聲波抽針等,都可以幫助及早斷症。

  • 醫思直說丨從《白日之下》看真正的「老有所依」、林震醫生帶你了解老友記的「平安三寶」

  • 每當病人聽到要做內窺鏡檢查,便會眉頭一皺:「會不會很痛?可以抽血代替嗎?」以個人經驗來說,抽血比內窺鏡檢查更痛。因為我會先把局部麻醉藥噴進病人鼻孔內,使其感覺和敏銳度減低,才作內窺鏡檢查。整個檢查需時少於一分鐘。即使病人是小孩子,也能夠輕鬆地完成這項檢查。

    鼻咽癌篩查

    最近香港中文大學發表了一項涉及二萬人的研究。研究顯示,透過抽血並分析血漿內的EBV DNA(EB病毒基因),能夠在患者未出現病徵之前診斷出鼻咽癌。倘若在這項檢查及複檢中發現呈陽性反應,會再以內窺鏡及磁力共振來辨別早期鼻咽癌患者。相信這新技術能有效減低延遲確診的風險。

    Text by 何的煒醫生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