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退化症(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或以往俗稱的老人痴呆症的患者,在早期常見症狀包括難以記住最近發生的事情,及行為或性格的改變,是一種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持續性神經功能障礙。但原來患者的大腦,與冬眠的松鼠的大腦有著同樣的現象。
研究人員發現,北美洲的金背地松鼠(Callospermophilus lateralis)在冬眠時,大腦中磷酸化 Tau 蛋白(tau protein)會大量出現。而在冬眠期過後,這些磷酸化 Tau 蛋白就自然地完全消失。而阿茲海默症病人的大腦,同樣都是充斥著大量磷酸化 Tau 蛋白,不同的是這些蛋白不會像松鼠一樣會自動消失。
Tau 蛋白是廣布於神經系統的蛋白質,是一種高度可溶的微管相關蛋白(MAP),其主要功能之一是維持軸突微管的穩定性。而可能受到遺傳或是環境因素影響,Tau 蛋白產生了過度磷酸化(hyperphosphorylation),而後這些磷酸化 Tau 蛋白就瀰漫在大腦中,甚至與組織間的其他碎屑產生糾纏,身體產生炎症反應,最終導致纖維狀類澱粉蛋白質斑塊沉積,引致阿茲海默症。
科學家相信磷酸化 Tau 蛋白的出現,帶來一種協助大腦「關機」的訊號,在環境不利於生存時,腦中需要將暫時不需要的神經連結除去,以保住那些和生命直接相關的部分,冬眠的動物正是有這個需要。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人類的基因始終帶著這樣的機制,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腦中,Tau 蛋白說不定是預知了危險,為了保護大腦而來,可惜喚醒它的可能是我們的衰老或其他因素,現在的我們尚未有能力擺脫這個情形。
Source by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想知道更多關於大腦的資訊
【醫學突破】人類能夠生長出新的神經細胞嗎?腦神經科學界再度燃點戰火。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