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主食,各類粉麵擔當著香港人三餐中重要的角色,但有否想過當中可能隱藏著高鈉危機?
以100克份量計算,數字上顥示,米粉的鈉含量是零,是所有麵食中鈉含量最低。其次是通心粉和意粉,各含5毫克。而金邊粉和烏冬的鈉含量就相對較高,各含160毫克及90毫克,是因為在製麵的過程中都會加入鹽,因為鹽可有助於麵筋的生成、增強麵團的彈韌性以降低麵條斷裂的情況。
而蝦子麵如配上醬汁,其鈉含量更可高達1480毫克,接近世衛建議每日攝取限量的四分三。所以,除了粉麵本身的成分,亦應該留意湯底和醬汁,與及其他配搭的食材,以避免吸收過量嘅鈉。
據世衞建議,一般成年人每日鈉攝取量應少於2,000毫克(約1平茶匙、5克鹽),即每餐不多於667毫克,相等於三分一茶匙的鹽。本港低鈉標準是每100克的食物應低於120毫克的鈉含量,按此準則,河粉、烏冬、全蛋麵、意粉、通心粉及米粉皆屬低鈉之選(註:個別牌子麵食的鈉含量或有差異)。
鈉攝取過高有機會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及冠心病。故此控制鈉攝取量是相當重要。在吃湯粉麵時,可留意以下4點:
1. 點餐時,要求食肆減低食物的鹹度或減少添加醬汁﹔
2. 不喝湯有助減少鈉攝取;
3. 減少添加調味粉、醬汁和佐料;
4. 細閱杯麵和碗麵包裝上的營養標籤,選擇鈉含量較低的產品。
Source by Centre for Food Safety – Hong Kong’s Action on Salt and Sugar Reduction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