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2015 年衛生防衛中心的數據顯示,全港有 47.6% 港人一週內有五次或以上,選擇出外進食午餐。
世界衞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建議,健康成年人正常每日攝取的脂肪不應超過65克,鈉則不超過2000毫克。
然而餐廳的午餐選擇普遍多肉少菜、多油、多鹽,本港食環署於 2006年就為作出研究本地粥粉麪飯營養素含量。
報告當中,6款深受港人歡迎的午餐,營養數值可參見下表:
可見大部份菜式都在超標邊緣,而乾炒牛河和咖喱牛腩飯每碟有2300毫克鈉計算,已超出每日標準,而一碟焗豬扒飯更是高脂肪和高鈉。
若長遠攝取過多脂肪及鈉,會增加肥胖、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其中長期攝取過多鈉更會加重腎臟負擔,增加患腎病風險。所以每星期一至五進食高鈉高脂肪食物會增加健康風險。
如何吃得健康?
1. 改選湯飯、白飯配蒸/焗/少油快炒的小菜、湯粉/麵或撈粉/麵
例如冬瓜肉粒湯飯 (590卡)丶越式生牛肉河 (298卡) 或魚蛋米 (260卡) 等的熱量都較低。不過除了要注意熱量,也要留意鈉含量,魚蛋湯粗麵的鈉含量偏高。
2. 選擇非油炸食物
油炸的過程令食物脂肪含量增加,如豉椒排骨炒麵的麵餅就是用油炸。故宜減少選擇油炸、油泡、紅燒、溜的菜式,而以灼、蒸、烤的菜式取代。
3. 多吃菜
其實攝取膳食纖維對人體健康十分重要,因此建議額外叫一碟時令蔬菜或蔬菜配肉類的菜式,以每人半碗蔬菜為目標。
4. 選擇低脂肉類
豬柳、瘦豬扒、牛柳、西冷、牛腱等脂肪比例較低,脂肪含量一般均少於 15%。但豬腩肉、排骨、牛腩、牛肋骨、肉眼扒等就屬脂肪比例較高的肉類,脂肪含量多數高於20%,應盡量少吃。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