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抗生素雖可消滅或防止細菌生長,卻可能產生具抗藥性的細菌,故現時醫學界處方時亦格外謹慎,病人亦需按規定吃完整個療程。但原來許多生產肉類的農場為催谷禽畜生長、減少疾病而大量濫用抗生素,許多市民對此卻不知情,實在避無可避。
抗生素如何應用在動物身上?
無可否認,抗生素是保障動物健康和福利必不可少的工具。因為抗生素是一種能夠殺滅細菌或抑制細菌生長的藥物,自20世紀40年代問世以來,不但廣泛用於人類醫學,亦用於治療動物。世衞指目前生產的抗生素約有半數用於農業,包括養殖食用動物。不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值得關注。
抗生素被用於治療患傳染病的食用動物;預防疾病或阻止疾病在食用動物間傳播;有些地方為了加快食用動物生長,會在飼料及/或水中加入低劑量的抗生素,以增加食用動物的體重及/或提高飼料利用率。
這情況會如何影響人類?
動物接受抗生素後,腸道的易感細菌被殺滅或抑制,未被殺滅或抑制的耐藥細菌卻同時開始大量繁殖,形成對抗生素有耐藥性的超級細菌。而人類在處理或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或直接與帶菌動物接觸時,都有可能接觸到這些超級細菌並受感染。
全球農業使用抗生素的情況
現時全球超過一半抗生素用於農業,單是 2010年全球農業使用的抗生素便高達6.4萬噸,而中國則佔了當中 20%之多。預料至 2030年,全世界農業使用的抗生素更會增長三分二,由 2010年的 63,200噸,增至 2030年的 105,600噸。
世衛表示世界快進入「後抗生素時代」,到時候即使普通感染或輕微損傷亦可能足以致命。單在毆盟地區,耐藥细菌造成約二萬五千宗死亡,每年經濟損失更超過15億美元。
本港如何規管?
與其他獸藥一樣,對食用動物施用抗生素,動物產品(例如肉和奶)中有可能殘留一定的抗生素。雖然有部分抗生素即使在一些食品中有少量殘餘也不構成安全問題,但亦有某些抗生素(例如氯霉素)的殘餘可給公眾健康帶來難以承受的風險,這些抗生素因此被禁止在食用動物中使用。
在香港,1983年起實施的《食物內有害物質規例》(第132AF章)就輸入和出售含有有害物質的食物作出規管。該規例在2001年大幅修訂,把抗生素和多種獸藥納入兩個附表中。規例的附表1目前載列了38種獸藥(大部分是抗生素)在不同食物中的最高濃度限量,包括獸藥名稱、獸藥的描述、食物類別和所容許的最高濃度。附表2則列明了魚、肉類和奶類不得含有的七種獸藥,其中兩種是抗生素。
而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在2015年致函 9間本港大型連鎖快餐集團,詢問食材含抗生素及採購政策,並於2016年11月再度發信,跟進有關「向餐牌上抗生素食材說不!」運動所採取的行動,希望有關商舖審視入貨政策和作出相關承諾。
除了大快活及翠華餐廳外,其餘7間餐飲集團,包括大家樂、太興、美心MX、香港麥當勞、吉野家、香港肯德基及香港Subway,皆表示已檢視肉類和禽類供應商有關使用抗生素的政策。
雖然麥當勞已禁止使用抗生素來加速動物生長,但仍然容許動物養殖場採用抗生素作預防疾病用途。至於大家樂、太興和美心MX,有較積極回應,例如表示將增加或優先選購飼養時沒濫用抗生素的肉類,部分食肆甚至表明,已採用沒有濫用抗生素的肉類,但仍沒能公布具體實行情況、相關的肉類種類和比例,以及全面推行的計劃和時間表。其餘很多食肆表示在檢討,甚或未有回覆。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