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流行立食文化,即是食肆不設座位,顧客都需要站著進食。這邊廂,香港寸金尺土,許多小店也不設座位,也有不少人習慣在路邊站著吃小食。網絡又不時有傳聞表示,吃飯時胃部需要供給較多血液做代謝循環,坐著吃飯會阻礙血液流動,導致消化不良,因此建議站著吃飯。到底進食時要站著還是坐著會更好?
不同的姿勢是如何消化?
當一個人坐著或躺著時,與站立時相比,食物從胃中排空更慢,確切原因尚未清楚,似乎是地心吸力之故。有項研究就比較餐後立即坐下或躺下的女性的消化速度。與坐著的女性相比,躺下的女性需要多出大約22分鐘才能消化食物。
另一項研究則比較坐下來用膳後,分別躺下、坐著、站立與四處走動這四群人的消化速度。與其他三組相比,吃完飯後躺下的人消化食物的時間多出54-102%。另一方面,站起來走動的人則最快完成消化。研究人員也直接比較飯後站立和坐著的效果。那些站著的人稍快5分鐘去消化食物。
特別一提,港人生活忙碌,邊走邊吃雖然節省時間,但其實有機會引致胃脹及消化不良。
進食時站立會吃得更多?
許多人認為進食時站立有助減肥,然而情況恰恰相反。雖然站立一小時可以燃燒大約50kcal,但這並不足以產生重大的差異。因為大多數人站立時的進食速度會較快,即使吃飯站起來可以燃燒大約12-25kcal。相比之下,坐下來吃飯更有可能降低進吃速度,減少進食份量。
有研究表明,進食較慢會減少食慾並增加飽腹感,這兩個原因都能減少用餐期間吸收的卡路里總量。這可令你每頓減少進食高達88kcal。而且坐下來吃飯這種儀式感可以讓大腦明確知道你已用膳,提高「一頓飯」的存在感,繼而減少下一頓飯吃得過飽的可能性。
進食時站立可減少胃酸倒流和胃灼熱?
當食物在消化期間回到食道就是所謂的胃酸倒流,這會導致胸腔產生灼熱感造成胃灼熱。所以有胃酸倒流的人通常建議直立,進食時以及飯後幾小時都應避免斜倚或躺下。因為斜倚或躺下都會增加胃部的壓力,使得食物更易返回到食道。
同樣,當胃裡的食物太多時,倒流也更易發生。這會對食道與胃之開的瓣膜做成壓力,從而增加胃內容物向上移的可能性。不過我們坐直或站立時進食可以減輕胃部的壓力,減少倒流的可能性。
Source: healthline Dig Dis Sci. J Physiol Anthropol Appl Human Sci. Biol Neonate. J Acad Nutr Diet. Appetite.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