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新冠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公佈最新臨床研究,發現其研發的改善腸道微生態口服活菌配方,可紓緩新冠患者在不同系統及器官的後遺症症狀。團隊已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全球權威腸胃科國際會議「消化病學術週」上。
撰文:Yuuki@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 圖片來源:Daenin@Shutterstock、9nong@Shutterstock │ 資料來源: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長新冠 │ 中大醫學院稱:7成患者受新冠後遺症困擾!研發調整腸道微生態配方改善症狀。
不少患者在感染新冠肺炎後,即使體內病毒已清除,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後遺症,亦被稱為「長新冠」。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指出,有學者估計,本港約有400萬至500萬人曾感染新冠病毒,其中約有7成患者在病毒清除至少4星期後仍持續出現至少一種長新冠症狀,甚至令日常生活也深受影響。中大醫學院日前公佈最新臨床研究,發現其研發的改善腸道微生態口服活菌配方,可紓緩新冠患者在不同系統及器官的後遺症症狀。團隊已將研究成果發表在全球權威腸胃科國際會議「消化病學術週(Digestive Disease Week 2023)」上。
中大指新冠後遺症影響市民健康
患者患有明顯腸道微生態失衡
中大醫學院表示,無論是重症或輕症病人皆有機會出現新冠後遺症,而大部份的後遺症徵狀更常見出現於患病時期屬輕症患者身上。這些後遺症可影響著身體不同系統,包括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等,卻難以找出其他病因,其中,認知功能減退更是最常見的徵狀,嚴重影響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黃至生教授指出,新冠患者數目及所出現的症狀繁多,不僅對全球公共衛生帶來影響,對醫療系統亦造成相當沉重的負擔,「為了協助受影響病人解決生理和心理困擾,我們急需要尋找能有效減少新冠後遺症的治療方法。」
過往一項中大研究指出,腸道微生態與新冠後遺症息息相關,患者一般患有明顯的腸道微生態失衡。另一方面,中大醫學院指出,腸道微生態與腦神經系統有著直接相連的關係,因腸道可通過迷走神經(vagus nerve)與大腦進行直接交流與溝通,這些連接讓腸道微生物可以產生神經遞質,再經由血液傳給大腦,直接影響大腦功能,此現象被稱為「菌—腸—腦軸(microbiota-gut-brain axis)」。 中大醫學院裘槎醫學科學教授、香港微生物菌群創新中心總監黃秀娟教授表示:「我們有理由相信重整健康的腸道微生態,有機會可改善腦神經相關的徵狀。」
然而,中大醫學院指出,西藥對治理新冠後遺症的效果有限,且暫時沒有證據顯示,一般益生菌可以舒緩新冠後遺症問題。
中大醫學院研發腸道微生態口服活菌配方
可舒緩新冠後遺症徵狀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研發出腸道微生態口服活菌配方,並在2021至2022年招募463名平均年齡為49歲的新冠康復者參與一項大型三盲、隨機兼有安慰劑對照的臨床研究。參加者以各半人數分為兩組,一組服用微生態配方六個月,而對照組則服用含有維他命C的安慰劑六個月。
結果發現,服用微生態配方的參加者有更多人的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徵狀得到改善,五類新冠後遺症徵狀包括腸胃問題、疲倦、難以集中精神、記憶力問題及整體不適的改善率比對照組明顯較高,其腸道益菌數量及微生物多樣性亦明顯提升,並同時降低了腸道惡菌的數量。黃秀娟教授解釋:「這是全球首項臨床研究證明配方能透過改善腸道微生態舒緩新冠後遺症徵狀,包括集中力及記憶力等問題,這些發現證明了『菌—腸—腦軸』的重要性。」
院方盼醫管局將有關配方納入於公營醫療系統使用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教授補充,配方透過微膠囊活菌技術,可使活菌存活並傳送至腸道寄居,除了可改善新冠後遺症,亦可顯著改善人體腸道菌群結構,並有效消除腸道耐藥基因。院方已將研究結果交予醫管局,冀有關配方可於公營醫療系統使用,又表示團隊將繼續致力研發更多腸道微生態的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