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飲食法層出不窮,淨食(Clean eating) 是近年大熱的飲食生活方式。有部份「淨食」主義者為了講求「健康」,每天固定只吃幾種食物。國外曾有案例,一名本來健康的成人為了追求低鹽生活,規定自己每天吃鹽不超過 3g,結果行動力變差,更影響到心理和情緒。也有人為了吃得健康,刻意每天吃超過一碗的堅果,結果尿酸過高,食物過量或少量其實都不太好。營養師就建議,6大類的食物還是要均衡攝取。

什麼是淨食 (eat clean/clean eating)?
「淨食」一詞出現,普遍認為來自2007年一本名為《The Eat Clean Diet》的飲食書,泛指強調純天然食品,避免從加工食品攝取色素、味精、防腐劑等添加劑。而牛津辭典的定義:食用未加工、未精製,而且營養豐富的食物,常常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行。
這概念的原意是健康的,但有淨食者以其他飲食法如低蛋白質,糖和穀類、無麩質飲食、生機飲食、生酮飲食法歸為淨食。雖然這些飲食法大多主張多吃蔬果,但也避免進食一些重要的食物組別,盲目跟從或會導致缺乏營養素如蛋白質、維他命B雜、鈣和微量元素如鐵、鋅等。

此外,由於烹煮是食物加工的一種,有些淨食者甚至會不吃經烹煮的食品。但有些食品是必須烹煮才可安全食用,而有些元素如:胡蘿蔔素要烹調後才達到更高的營養。
「醫學專家認為有些乾淨飲食的知識並沒有科學依據,卻依然受到歡迎,商機無窮。」心理學家 Elaine Slater 說:「某種程度上,乾淨飲食已經從對食物的覺知轉換為狂熱與恐懼。」
消委會益生菌|食錯益生菌恐致反效果!15款清楚標示菌株種類,可安心食用

所以「淨食」就是毫無益處?
大家都同意的一點是:飲食均衡。淨食的確喚醒人們吃得健康的覺知,不過也別忘了,未加工的新鮮食物和大量蔬菜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在小心選擇吃進的食物同時,也別走向極端才是。
「乾淨飲食基本上是好的概念。」Slater 說:「照著專家建議去做,同時別被各式各樣的廣告訊息沖昏頭,我們自然而然就能吃得健康。」
其實食物是否乾淨取決於食材,不管是漢堡包還是朱古力,用好的食材就能做出乾淨的料理。同樣各式各樣的飲食方式都鬧得火熱,光是素食就有好多種分類。說到底,想採取哪種飲食方式都可以,前提是最好符合專業健康標準。然後別忘了,吃得開心也很重要!
Source: Mayo Clinic bmj Medical News Today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