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冷冰冰,不少人喜歡來個熱水澡,汗垢油污、煩憂疲累都隨著潺潺的水聲流走。不過,你知道如果淋浴習慣不當,一天一天積累下來會為身體帶來多大的影響嗎?快來檢查你是否有以下 8 個常見的不良洗澡習慣吧!
不良習慣1: 洗澡水溫過熱或過冷
- 水溫過熱會使全身表皮血管擴張,心腦血流量減少,發生缺氧,孕婦更要特別注意,水溫過高有機會令胎兒缺氧,影響胎兒發育。
- 水溫過冷則會使皮膚毛孔突然緊閉,血管驟縮,因此亦不宜。
- 洗澡時,最理想的水溫是與體溫接近,一般35-37℃為佳。
不良習慣2:洗澡時間過長
- 長時間淋浴會使皮膚脫水,皮膚一旦脫水,便會出現皮膚乾燥、痕癢的狀況。
- 由於淋浴時頭部血液供應會相應減少,因此容易發生腦缺血,釀成意外。
- 長者容易出現心臟缺血、缺氧,心絞痛的情況,如果不幸誘發心律失常,嚴重的會猝死。
- 建議浸浴不超過20分鐘,淋浴不超過15分鐘。
不良習慣3:使用刺激成分的清潔用品
-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的汗腺和油脂腺會減少,因此專家建議長者、皮膚乾燥人士選擇沒有添加人工色素、香料和其它刺激成分產品,增加保濕力。
- 購買香皂、沐浴露等清潔用品時,最好避開以下成分:對羥基苯甲酸酯(parabens),香料(fragrances),三氯生(triclosan),合成色素(synthetic colors),甲醛(formaldehyde),以及月桂基硫酸鈉/月桂基醚硫酸鈉(sodium lauryl sulfate/sodium laureth sulfate),上述成份都可能傷害皮膚,引起接觸性皮炎和異常乾燥。
不良習慣4:全身使用清潔用品
- 清潔用品能有效溶解污垢和油脂,但過份去除表面油脂會改變皮膚的酸鹼值,令皮膚變得乾燥和容易敏感。
- 專家建議,在冬天、或沒有出汗的情況下,清潔用品用在身體易出油的、產生氣味的部位,如臉、腋下、臀部、腹股溝和足部便可。
不良習慣5:沒有及時為皮膚保濕
- 皮膚乾燥甚至爆裂時,會讓細菌和過敏原趁虛而入,因此應注意保持皮膚滋潤。
- 專家建議在洗澡後的3分鐘內要儘快塗抹潤膚露,否則會讓皮膚中的水分揮發。
- 擦潤膚露前不需要把身體完全擦乾,少許濕潤反而有助吸收潤膚露。
不良習慣6:不定時更換沐浴球等工具
- 沐浴工具使用超過四星期會滋生細菌和真菌,因此應定時更換。
- 每次使用沐浴工具後,應該要保存於陰涼乾燥處。
不良習慣7:每天洗頭
- 專家建議頭髮稀疏、纖細或髮質敏感的人避免頻密洗髮,髮質粗糙或捲曲人士亦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分泌足夠的天然油脂,因此如果沒有出汗或出油,可以嘗試減少洗頭次數以保持天然油脂及水分平衡。
不良習慣8: 不更换洗髮露
- 頭髮和皮膚一樣,會隨年齡增長而變得脆弱、乾燥。長者應該使用成份更溫和的洗髮露,防止頭髮折斷。
- 可加入護髮步驟,增加頭髮的韌度。
Source: Huffington Post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