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資訊】 重視精神健康系列3:別以為面紅、心跳加速只是害羞的表現,來了解社交恐懼症的 10 大徵狀。

專科資訊 - 腦神經科

7,136

人類是群居動物,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往無可避免,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健康生活一部分。然而,患上社交恐懼症的患者無法有正常的社交活動,會嚴重影響生活、工作或學業。如果你與其他人在一起時會感到十分緊張, 擔心周邊人的批評、目光,那便要小心,因為你可能患上社交恐懼症而不自知。

Photo from Google

甚麼是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又稱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屬於焦慮症的一種,患者會明顯並持續地對一種或多種社交情境感到焦慮或恐懼,對自己、他人及社交方面都抱有負面思想。大部分患者在青少年期(即 8-15 歲)發病,女性患者比男性多2-3倍。

社交恐懼症的成因:

社交恐懼症的具體患病成因不完全相同,但可分為生理、心理及環境3大方面。

  • 焦慮症|本地研究:近7%青少年患有焦慮症。一文教你分辨「焦慮症」與「一般情緒」

    • 生理方面:腦部的杏仁體是負責調控恐懼反應,社交恐懼症病人的腦部杏仁體過度活躍,令恐懼反應過於激烈,在公眾場合上因而特別容易覺得恐慌;另外,社交恐懼症與患者的腦部傳遞物質失衡有密切關係,例如他們對負責調控情緒血清素特別敏感,又或者另一種腦部傳遞物質多巴胺較一般人少,因而令他們較易出現社交恐懼症。
    • 心理方面:本身性格害羞、膽小、容易退縮較大機會發展成社交恐懼症。
    • 環境因素方面:曾在社交場合有不愉快或恐懼經歷、或兒時常被人嘲笑、欺凌和排擠等;父母過度保護或控制、經常被人嘲笑、欺凌、拒絕的兒童也較易患此病。
    Photo from Google


    社交恐懼症的 10 大徵狀:

    1. 常擔心在人前出醜
    2. 出席社交場合前非常緊張,非常擔心令自己尷尬或出醜
    3. 以笑容去掩飾緊張,避開別人的眼光,怕別人看見自己焦慮的模樣,表現愈發緊張
    4. 活動後仍不斷擔心/回想當時表演
    5. 身體和手腳不由自主地移動,站立不定
    6. 與人接觸時,避免開口或打開話題
    7. 手震或發抖、聲音震顫
    8. 面紅,大量流汗、心跳加速、心悸
    9. 胃部不適
    10. 頭暈/頭痛

    社交恐懼症的治療方法:

    社交恐懼症可以通過心理治療及藥物去醫治。

    • 藥物治療
      最常用的藥物是血清素調節劑 (SSRI)和血清素及腦腎上腺素調節劑(SNRI), 令血清素及腦腎上腺素回復平衡,有效改善徵狀。 
    • 心理治療
      認知行為治療是目前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臨床心理學家會先與患者建立互信關係,通過面談、分析 和各種技巧,幫助患者糾正思想上的謬誤,從而改變逃避行為和減低焦慮。只要及早尋找正確的治療,社交恐懼症的治癒率一般都很高,讓患者可以重過正常的社交生活。

    Source: GovHK 香港政府一站通:照顧精神病康復者Mayo Clinic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Telegram for instant news and information : 
    http://bit.ly/2sm3Zve

    Subscribe to Medical Inspire Youtube channel for professional medical information :
    http://bit.ly/2Fd1JPu

    FACEBOOK
    HOT P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