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人的生理與心理健康是相連的,原來就連腸臟的細菌也有關係?有研究發現,不論抑鬱症患者是否正服用抗抑鬱藥,他們腸道內的糞球菌(Coprococcus)和小類桿菌(Dialister)的濃度都很低。 假若能再進一步研究兩者當中的關係,或許能成為一項治療心理疾病的新療法。
比利時法蘭德斯生物技術研究所(Flanders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的Jeroen Raes博士於2012年發起了佛蘭德腸道菌叢計劃(Flemish Gut Flora Project),收集了許多志願者的糞便樣本,用作腸道菌叢的相關研究。而是次的研究,研究團隊就從該計畫中選取一千多人樣本作醫學測試和醫療紀錄,希望找出抑鬱症、生活品質及潛伏在糞便中的微生物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聲稱擁有高品質生活的人,他們體內的腸球菌(Faecalibacterium)和糞球菌微生物的濃度都較高;相反地,抑鬱症患者體內的糞球菌和小類桿菌的濃度則低於平均值。
在跟進的實驗再發現,腸道中的微生物能透過神經傳導物質與人類的神經系統進行溝通,而該神經傳導物質具有維持良好心理健康的效果。Raes博士表示,許多腸道細菌可以產生神經傳導物質或神經傳導物質的前驅物,例如多巴胺(dopamine)和血清素(serotonin),這兩種物質對維持心理健康尤其重要,抑鬱症患者腦內的這兩種物質通常有長期失衡的問題。
因此,假如能證明某些細菌的濃度太低,是形成抑鬱症的其中一個原因,那麼就有機會藉由增加腸道細菌的數量,作為治療抑鬱症的新方法。不過,當前就必須證明兩者之間是否存在著因果關係。
Source by Nature Microbiology,The Guardian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