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香港大學及衞生署統計數字,全港有3.5%的10歲至18歲青少年受脊柱側彎問題(度數10度以上)影響,導致脊骨彎曲至呈現C形或S形,輕微患者可戴上工具糾正,但中度至嚴重者(45度以上)要接受手術治療。然而傳統的脊柱融合手術,需要在病人背部切下約3厘米深的傷口,然後植入治療棒和螺絲釘,傷者會留下大面積的手術傷口,同時手術後1個月不能背重物,如書包,半年內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如游泳及打籃球,對傷者帶來不便。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今年2月完成了香港首宗採用VBT(Vertebral body tethering)技術的非融合脊柱側彎手術,替一名有嚴重脊柱側彎的9歲男童(45度)進行脊柱側彎治療,該男童手術後側彎度數減至30度,一個月後已經可以如常上課,活動自如。
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系主任張文智教授表示:「這種新型微創手術技術是在胸腔及腰側開5至6個切口,透過胸腔鏡從脊柱側面放入鈦螺絲釘,然後使用VBT「人工韌帶」連接螺絲釘。VBT可幫助脊柱維持正常狀態,配合小朋友發育生長,令脊柱彎度可以慢慢得以矯正。」張文智續說:「這手術適用於受中度脊椎側彎影響及正在發育的兒童,11至13歲前做手術最適合。」
有關技術於8年前在美國開始發展,現已日漸成熟。港大希望以後每年為約10名青少年患者採用新技術治療脊柱側彎問題。
Source by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