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炎是鼻部常見疾病之一,顧名思義就是鼻竇的發炎與感染,常引發各種鼻腔及鼻竇,甚至是眼睛、耳朵、喉嚨或頭痛的症狀。鼻竇炎有多常見呢?依據外國研究,在一年內,每 8 人當中就有 1 位發現有鼻竇炎症狀。但麻煩的是,很多人搞不清楚鼻竇炎、鼻敏感及感冒這三種疾病的差異,雖然都會流鼻涕,但是治療的方向可是完全不同。
什麼是鼻竇炎?
鼻竇炎是因為鼻竇受外來刺激時,鼻竇內的黏膜特別容易充血腫脹,阻塞通往鼻腔的開口,鼻黏膜與纖毛的功能受損而無法將分泌物排出。這些黏液、灰塵累積在鼻竇內,容易引起細菌感染而發炎。這些外來的刺激,最常見的就是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感冒、粉塵、吸煙、乾燥的空氣、與過敏體質者的過敏原。
除了本身體質與鼻生理結構的因素之外,有一些情況也可能引起慢性鼻竇炎,例如:拔牙、植牙等手術不小心所引起的感染,以及因外傷撞及鼻竇,使鼻竇口變形。若牙齒手術或受傷後的一個月內發現臉部有腫脹、疼痛感或流膿性鼻涕時,應儘速就醫檢查。羅盛典醫師表示,早期植牙手術還不成熟,在植上排牙齒時如果不小心打穿上頷竇,就會造成鼻竇炎。由於鼻竇與眼、腦距離近,若細菌不慎蔓延,可能會出現眼球蜂窩性組織炎、眼窩膿瘍、腦膜炎等併發症。若發現突然視力變差、眼球紅腫、疼痛、意識不清等症狀,應儘速就醫。
鼻竇炎大致可分為急性與慢性,而醫師可能也需藉由鼻水、鼻腔分泌物、鼻腔息肉或CT掃描等方式,才能確診慢性鼻竇炎。通常急性鼻竇炎症狀發生4週內,而慢性鼻竇炎的症狀發生超過12週。而約有三成的急性鼻竇炎患者會自行痊癒,九成以上的急性鼻竇炎在治療後會痊癒,然而有部分的鼻竇炎會進展為慢性鼻竇炎甚至進而引發嚴重的併發症。
慢性鼻竇炎的併發症包含:
- 腦膜炎
- 部分或完全喪失嗅覺
- 視力受損
鼻竇炎有什麼症狀?
症狀主要有以下四種,包括:
- 鼻涕濃稠且呈黃色或綠色
- 鼻塞或充血,導致呼吸不暢或呼吸困難
- 眼睛、臉頰、鼻子或額頭周圍疼痛腫脹或有壓痛感
- 成人的味覺和嗅覺變差,而兒童有咳嗽徵狀
鼻竇炎的其他病徵包括:
- 頭痛
- 耳痛
- 牙痛
- 鼻涕倒流至咽喉而導致咳嗽有痰
- 喉嚨痛
- 口臭
- 疲勞
- 噁心
- 發燒
鼻竇炎與感冒或鼻敏感有什麼分別?
鼻竇炎與感冒症狀類似,因此患者會容易忽視,但鼻竇炎會持續三個月以上,屬慢性疾病。雖然鼻竇炎與感冒極為相似,不過兩者還是有些許的不同,鼻竇炎的鼻涕相較起來會比較黏稠,可能會出現鼻涕倒流;咳嗽也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比較少出現發燒等症狀。
由於鼻竇炎和鼻敏感(即過敏性鼻炎)都有鼻塞和流鼻水等症狀,所以不少人會誤把鼻竇炎當作鼻敏感。其實,我們可根據鼻分泌物的顔色及有否異味,而將鼻竇炎和鼻敏感簡單區分開來。鼻竇炎的鼻分泌物很多時都帶有臭味及顏色混濁(鼻涕呈黃綠色),而鼻敏感的鼻水則沒有異味,且顔色比較稀淡或呈透明狀。而且,鼻竇炎可能會伴有牙痛、發燒徵狀,但鼻敏感患者並不會有這些症狀。
如何舒緩症狀?
- 喝熱飲或補充水分以稀釋鼻涕,利於排出鼻竇,避免黏在鼻咽;
- 吸入熱蒸氣,如:泡熱水澡、放置溫熱的毛巾在鼻子上,可有效保持鼻腔內的濕度;
- 戒煙、拒吸二手煙;
- 戴上口罩,隔絕髒空氣與過敏原;
- 規則運動(慢跑或打球)很重要,藉由快速改變身體姿勢,使鼻涕排出鼻竇,也可甩落沾黏於鼻咽的鼻涕。
還有,患者擤鼻涕時不可過度用力,且一次擤一邊,避免內耳壓改變使細菌等異物更加深入。若經由醫生指導,患者也可在家自行操作鼻腔沖洗術,這是種利用微溫生理食鹽水沖洗鼻腔,去除過多黏液與過敏物質的方法,可舒緩鼻竇炎症狀。
如何治療鼻竇炎?
有耳鼻喉科醫生表示:鼻竇炎初期的治療方式,大多以幫助抑制細菌及消腫的口服抗生素為主,通常兩周內就可以痊癒。 但是如果是超過三個月的鼻竇炎,鼻竇大多已經堵塞或是長出像息肉的東西,可能需要開刀才能恢復鼻竇暢通;不過如果是身體狀況不佳、不適合開刀或是不想動刀的患者,也可以和醫生討論,根據病情、身體狀況,決定是否長期洗鼻子的方式舒緩保養,避免惡化。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