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拉斐特分校的研究團隊,今年中成功研發可提前一小時預測癲癇發作的人工智慧(AI)模型,成功預測率高達 99.6%。研究人員表示,全球癲癇患者有5,000萬,七成患者能以藥物控制,但另外三成人癲癇發作時,往往是甚少有徵兆。
開發新AI的研究員達奧(Hisham Daoud)表示:「意外發作的癲癇症,往往對患者有強烈的心理和社會影響。」他認為,提前發現癲癇發作,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提供足夠時間去求醫或以藥物控制,事關多達70%的患者都可通過藥物控制癲癇發作。
達奧與研究團隊收集了波士頓兒童醫院內22名患者的腦電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數據,研發了測試的方法,以深度AI算法從不同的電極位置提取並分析了患者大腦活動的特徵,提高準確性,透過EEG數據探測多個電流活動的預測「通道」。團隊發現,結果令人振奮,AI模型不僅非常準確,達到了99.6%,而且誤報率也很低,每小時的誤報率為0.004。
達奧表示:「為了在早期預測,達到高準確性,我們對每位患者進行AI模型訓練。」他指,訓練涉及在癲癇發作前後數小時進行非侵入性EEG監測,包括癲癇發作本身。「通過一般到的EEG可穿戴電極,可測量離線記錄。」達奧說,下一步是開發電腦芯片來處理算法。他說:「我們正設計一種高效硬件設備,並考慮到許多問題,例如系統大小、功耗和等待時間等,切合患者的方式及實際應用。」
Text By Medical Insp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