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5歲金鐘影帝吳朋奉26日倒臥家中過世,法醫確定死因為腦中風。根據了解,吳朋奉先前有跟經紀人透露,自己因為胸悶,3月才求醫。據了解,吳朋奉平時身體健康,偶有抽菸喝酒,親友至家中時發現他倒地、已無心跳。腦中風一般多發生在60歲以上,但近年年輕個案增加。

中風是「腦血管意外」,是由於腦部血管「阻塞」或「爆裂」,令腦組織不能得到充份的養料和氧氣,受影響的神經細胞因而壞死,產生各種神經症狀。據統計,全球每年估計有1,370萬宗新增個案,於2017年,全世界有逾 616 萬宗中風死亡個案。
中風主要有3個類別:
- 因腦血管受到血栓阻塞腦部血液流通而導致的「缺血性中風」
- 血管破裂以致輸往腦部的血液中斷而導致的「出血性中風」
中風嚴重可致命
中風可導致各種程度的殘疾,例如:半身不遂、言語不清、嘴歪、眼斜、吞嚥困難、大小便失禁、感覺麻木、流口水,非常嚴重的中風可致嚴重者甚至昏迷或死亡。另外,要謹記「談笑用兵」的中風症狀警示:
- 談:表達或說話有困難
- 笑:面部表情,不對稱
- 用:一邊手腳無力
- 兵:盡快致電 999求助
任何年齡人士均可能中風,不過主要影響長者,40歲以下人士並不常見。除年齡增長外,不可改變風險因素亦包括種族、有中風家族史和遺傳性疾病。此外,高血壓、吸煙、不健康飲食、 缺乏體能活動、飲酒、心理壓力、中央肥胖、血脂異常、糖尿病及心臟問題會增加中風機會。
近日中風有年輕化趨勢,其實大多數中風病例是可以透過健康的身體生活模式來預防:
- 戒除煙酒
- 作息定時,保持心境平和,加上適當有恆的運動
- 注意均衡飲食,不要吃太多肥膩或甜的食品;避免過胖
- 血內膽固醇過高者節制飲食或接受治療
-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接受檢查和治療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