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預計對全球造成8.1-15.8兆美元(即約62.8-122.5 兆港元)的損失,疫情至今更造成逾二千萬人染疫。一項最新項於《科學》(Science)的研究分析認為,全球若每年投放300億美元即可避免未來另一場疫症大流行,而該金額僅相當於全球十個最富有國家年度軍事開支的1-2%。
六成新疾病源自非人類動物
分析指,投資重點並非醫療保健,而是生物保育、環境保護及獸醫醫學。近數十年來,全球的重大疾病爆發,包括沙士、中東呼吸綜合症、伊波拉、豬流感、禽流感等等其實均屬人畜共通傳染病(zoonoses),故野生生物貿易及人類對熱帶雨林的禍害可謂造就新病原體的首要因素。事實上,一項早於2008年刊於《自然》(Nature)的研究曾估計在2006年至2004年期間出現的335種新疾病中,至少有六成源於非人類動物。
減少砍伐林木可減人畜傳染病外溢
普林斯頓大學的生態學家和經濟學家組成的跨學科研究團隊便試圖分析如何可令人畜共通傳染病不再侵害生態系統,並顯著降低新興病原體造成風險的機會。
他們日前將研究報告刊於《科學》,明確指出首要的預防性投資是減少砍伐林木。團隊指,熱帶森林是病毒和其他潛在病原體的巨大儲藏庫,當人類擾亂森林的野生生態,甚至在其附近定居,將增加與野生動植物的接觸,同時加劇人畜共通傳染病外溢的風險。研究人員認為,如每年投放96億美元保護森林,便足以減少砍伐林木,使病毒外漏風險高的地區減少近40%的林木砍伐量。
團隊:應禁售隱含疾病的高危動物
此外,改善野生動植物貿易監測和規管同地重要。團隊認為應立法禁止隱含疾病的高危物種,如:靈長類、蝙蝠、穿山甲、麝香和囓齒類動物在國內和國際間銷售,料有關投資只須約5億美元。
全球需開發完善疾病預測方法
另外,團隊更指出,全球各地亦需要更完善的早期疾病檢測。研究人員認為,積極開發監測潛在疫情的測試、可檢測新興病原體起源的科學研究、開始對大規模農業進行更全面的研究等方法,加緊對預防疫症及妥善管理畜牧業均有助避免近似H5N1 禽流感一類的疫症爆發。
Text by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