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 Daddy:
很久沒有寫信給你了。昨晚(八月二十一日)當知道 Sir Ken Robinson 突然因病去世,有點傷心。自從二十年前你離世後,有些人物的離世會特別觸動我。有時是因為他們有跟你相似之處,有時是我特別想跟你分享他們對我的啟發。
每個父母和老師也應看Sir Ken Robinson 2007年的 Ted Talk “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他提出學校需要作出改變,才能孕育學生寶貴的創意,為未來作準備。他提出體藝教育在智力發展中,與學術應同等重視。這不是為了增加甚麼造詣或成就,而是為了整全的身心發展。現在的我清楚明白,沒錯, 知識與成就的追求當然重要。但要活得好,也必需要身體的智慧和創意。創意不僅是藝術創作。人若能帶著哀傷、畏懼、傷痕而繼續選擇忠於自己而活,便是終極的創意表現。
因為每人所擁有的能力和經驗也是獨特的。
創作過程一定有失敗,也一定需要勇氣。Sir Ken 的生命便是創意與熱誠的體現。他兒時患上小兒麻痹症,令他行動不便。他後來成為一個出色的教育家,造福無數。任何看過他演講的,都會被他感動,也一定不會忘記他善於自嘲的幽默感。而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他在我教導兒子的路上給予信心和指引。我知你也會欣賞他的。
喪親後的哀傷是很古怪的東西。它有很多面孔,但只有一個名稱。我仍在學習怎樣去把它認出來。我知道,我對他人仁慈,部分是因為我想將這個從你身上傳承的品質延續,讓人不會忘記你的好。而兒子的出現,便是教導我怎樣對自己也要仁慈。他不時用言語和行為提醒我,苛待自己是多麼浪費生命的事。我想我從沒認識過比他更樂於善待自己(有時甚至過份善待自己⋯⋯)、原諒自己的人。哈哈,我想你也會為他感到自豪的。
下次再談!
女兒上
Text by 黃瑋妍醫生